馬來西亞經濟拚轉型,積極發展電子與電機產業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5 年 05 月 03 日 0:00 | 分類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馬來西亞經濟拚轉型,積極發展電子與電機產業


馬來西亞首相納吉於 2015 年 4 月 28 日公布 2014 年經濟轉型計畫(Economic Transformation Programme,簡稱 ETP)報告時表示,馬國於 2010 年 10 月 25 日開始推行之新經濟模式下之經濟轉型計畫成效優良。2014 年馬國國內生產總值高達 6%,較 2013 年之 4.7% 優越;平均每人國民所得,提升至 3 萬 4,123 馬幣(約合 1 萬 426 美元),高出 2013 年之 3 萬 1,844 馬幣;私人企業投資額增加至 1,460 億馬幣,創造 180 萬個新工作機會。

估計 ETP 至 2020 年可為馬國創造國民總收入 1,440 億馬幣及 43 萬 5,000 個就業機會,推動國內經濟活動連鎖效應。馬國盼至 2020 年平均國民所得可達成 1 萬 5,000 美元,晉身高所得國家目標。

該報告指出,儘管馬國經歷悲痛及難忘的 2014 年,遭遇前所未有 2 起航空災難、東海岸面對最嚴重的水災,馬國重要外匯來源──石油收益,從每桶 100 美元暴跌至 60 美元,惟仍取得較世界銀行預期更高的經濟成長率。

馬國國家轉型的關鍵為可持續性及包容性,在經濟轉型計畫中,政府其中一個目標為降低對石油與天然氣收入之依賴,並鼓勵多元化,擴展至其他經濟領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對馬國總收入貢獻,從 2009 年 40.3% 減少至 2014 年的 29.7%;同時在實施合理化補貼措施及擴大稅收後,財政赤字已從 2009 年的 6.7% 降低至 2014 年的 3.5%。

馬國選定半導體、太陽能及 LED 等綠能產業,積極發展電子與電機產業。2014 年電子與電機產品仍為馬國主要出口項目,金額達 2,561.45 億馬幣,佔該國總出口額 33.43%,較 2013 年成長 8.1%。馬國投資發展局 2014 年核准 96 項,總投資額 111.47 億馬幣電子與電機製造業投資申請案,較 2013 年成長 13.57%。估計 2015 年在馬國投資的跨國企業將繼續展開增資或擴廠活動。

 

積極推動生質燃油措施

馬國預測棕油價格下跌趨勢將告一段落,馬國與印尼政府宣布撤銷棕油出口稅以降低庫存、乾旱氣候將使得棕油產量下跌,緩衝供過於求問題。隨著中國對植物油需求提高,政府也積極推動生質燃油措施,將有效提高棕油價格。預定於 2015 年底,啟動的東協經濟共同體(AEC),將可加強東協國家的棕油與橡膠產品貿易。棕油與橡膠產業為馬國經濟轉型計畫下,12 項關鍵經濟領域(NKEA)之一,2014 年為馬國國民總收入創造 605 億馬幣,估計至 2020 年將提高至 2,309 億馬幣。

馬國全新展開 2015 年大馬節慶年(MyFEST),主題為「無盡的慶典」(Endless Celebration),主要透過不同種族的節日慶典推廣大馬獨特遺產、魅力和文化,以期吸引更多觀光客前往馬國旅遊。2015 年馬國將重新塑造品牌,包括天空之旅、國際原住民藝術節、大馬國際面具節等,提升傳統旅遊產品價值、改善基礎設施與服務、進一步簡化入境簽證程序、增加購物嘉年華會,以及提振主要旅遊市場的連貫性。馬國 2015 年擔任東協輪值主席國,加上馬幣貶值優勢,將有助推高入境觀光客人數。

大吉隆坡 / 巴生谷(Greater KL / Klang Valley)在全球有一定知名度,馬國政府將繼續透過關鍵經濟領域啟動計畫,建立更多具有吸引力的特點,讓吉隆坡於 2020 年前成為獨特世界級城市。吉隆坡城市人口已近 700 萬人,為確保該市適宜居住,政府將專注提升公共交通設施、良好污水和廢物處理服務、綠化吉隆坡、培養人才、保護豐富文化及遺產,以吸引更多外資進駐。雙溪毛糯至加影的捷運系統(MRT)第 1 號線的高架軌道及地下興建工程進展順利,逾 59% 工程計畫已竣工。全程長 354 公里的吉隆坡直通新加坡高速鐵路(High Speed Rail),估計於 2015 年招標,並於 2020 年竣工;屆時來往兩地單程只需 90 分鐘,將顯著改善馬國與新加坡雙邊之聯繫。

馬來西亞「投資吉隆坡」機構(Invest KL)迄今已吸引 46 家跨國企業進駐,投資金額 40 億馬幣,創造 6,000 個高技術就業機會。該機構盼至 2020 年,吸引全球頂尖百家跨國企業進駐馬國。

該報告指出,馬國柔佛州邊佳蘭綜合發展計畫(PIC)發展總成本高達 270 億美元,每日可提煉 30 萬桶原油及年產能 770 萬公噸,生產合成橡膠及高級聚合物等不同兼特殊化學品之綜合中心。該綜合中心包括綜合煉油及石油化工中心(RAPID)及相關設備,發展成本分別約 160 億美元及 110 億美元。除提煉原油及處理化學加工產品外,該綜合中心亦將發展原水供應廠、power co-generation 廠、液化天然氣再氣化終站及輔助設施。一旦該綜合中心完全投產,營運階段則需要 4,000 名員工。(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nazmi hamidi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