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再 QE,牽動全球匯率戰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5 年 11 月 08 日 0:00 | 分類 國際貿易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再 QE,牽動全球匯率戰


為了讓歐元區脫離通縮泥淖,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將再發射 QE 火箭炮,不惜再開印鈔機, 德拉吉為何要與美國聯準會的升息計畫正面衝突?他在全球經濟修正中又看到了什麼?

歐元區今年 3 月展開的大規模貨幣量化寬鬆(QE)一直沒有收到成效,「超級瑪莉歐」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只好將他的火箭炮重新上膛。在 10 月 22 日決策會議後,歐洲央行宣布正在研究新的 QE 措施,最快將在 12 月推出。美國聯準會緊接著在一週後,卻明確預告可能在同一個月展開升息。美歐貨幣政策將面臨此消彼長的衝突。

從 2014 年 9 月到今年春天以來,歐洲央行早已陸續實施多項寬鬆措施,包括 -0.2% 的存款利率,也就是說銀行業要倒貼利息才能把錢存在歐洲央行。同時還對歐系銀行業提供長期融資(TLTRO),鼓勵他們多多對民間放款,迄今已提供 4,000 億歐元資金。最重要的是,今年 1 月宣布、3 月正式實施的量化寬鬆,每個月購買 600 億歐元的公私部門資產(主要為公債),至少到明年 9 月,總計規模可能超過 1 兆歐元。當時媒體形容他的火箭炮火力全開。

 

開資金閘門,刺激物價成長

歐洲央行希望藉由讓歐元區現金淹腳目的方式刺激物價成長,讓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接近 2% 的中程目標,可是成效不彰。19 個會員國的歐元區,9 月消費者物價下跌 0.1%,10 月勉強回到零水準。若以核心 CPI 年增率來看,今年 3 月時為 0.63%、9 月則為 0.88%,只增加了 0.25 個百分點。雖然這大多與國際油價這一年來意外大跌有著很大的影響,但也證明了計畫趕不上變化。

此外,2014 年尾到 2015 年中的經濟成長率,每季平均為 0.4%,也不是特別顯眼。儘管在油價低迷下,消費者支出得以保持穩健。然而歐元區極易受到新興市場出口需求萎縮的打擊,特別是中國。新興市場佔歐元區出口的四分之一。

因此,相對於聯準會在 10 月會後聲明的文字,刪掉對外國經濟情勢的顧慮,義大利報紙於 10 月 31 日刊出的德拉吉專訪中,明確表示對海外經濟的擔憂。「與數月前相較之下,其他地區的經濟無疑是減弱了,尤其是新興市場。」他指出,全球經濟成長預估已遭到下修,而「這種減緩恐怕不是暫時的」。

德拉吉依然強調將竭盡所能達成中程通膨目標,「如果我們相信中程通膨目標可能無法達到,我們將採取所有必要行動。」

他表示,通膨達標的時程將會再延後,歐元區通膨率預料將維持在零水準附近,甚至是負通膨,至少到明年初。從 2016 年中開始,一直到 2017 年,受到歐元貶值的遞延效果影響,通膨預料才會逐漸上升。

在被問到歐洲央行將使用其他何種貨幣工具時,德拉吉說他們早已備妥一套很棒的貨幣政策工具,但他故作神祕地說,現在還不便透露。

至於可能採取的 QE 手段,德拉吉在會後記者會上談到進一步調降存款利率,由 -0.2% 再往下降。去年 9 月降息時,德拉吉曾說,「我們已到了低檔」。不過從那時起,瑞典與瑞士等其他央行已不斷將他們的官方利率推入負利率的深淵。歐洲央行才會在 10 月會議討論進一步調降存款利率。

但是,最可能的措施是將資產購買計畫由明年 9 月的預定期限再延長 6 個月,以及擴大資產購買的種類。目前歐洲央行購買的包括國債、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等歐洲機構發行的債券及私人領域債券。

 

歐美不同調,風險不可測

以上 3 種手段都是在既有的基礎上再擴大,分析師亦指出還有其他非常手段。像是容忍更高的財政赤字,義大利總理倫齊(Matteo Renzi)便想方設法要迴避歐洲的預算規定。問題是,在極為重視財政紀律的德國施壓下,歐洲央行能否支持倫齊的作法?

歐洲央行將在 12 月 3 日舉行決策會議,聯準會則在 2 週後的 17 日舉行。德拉吉強調,歐洲央行與美國聯準會之間並沒有直接關聯。然而歐元區佔全球產出的 21%,與美國差不多。兩大強權的貨幣政策不可能不互相影響,當然也因而引發新一輪的全球貨幣戰爭。

只要歐洲央行仍大量挹注資金到金融體系,其他央行根本無法升息。道理很簡單,就拿英國為例,對歐元區出口佔英國經濟規模的 16%,一旦英國升息,而歐元區持續寬鬆,英鎊兌歐元匯率必然大幅升值,出口將受到重創。英格蘭銀行真的敢冒這種風險嗎?尤其是英國並未面臨通膨壓力。

再以美國來說,企業獲利有很大比重取決於海外營收,美國股市又看企業獲利的臉色。聯準會可以忍受升息後美元兌歐元勁揚嗎?如果歐洲央行確實在 12 月會議便祭出新一輪 QE 措施,美國聯準會勢必左右為難。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INSM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