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河:從悶經濟到爛經濟,我們怎麼辦?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5 年 12 月 06 日 0:00 | 分類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謝金河:從悶經濟到爛經濟,我們怎麼辦?


全世界政府面對壞經濟都採取寬鬆銀根的刺激方案, 但台灣卻猛力加稅,這幾年股市、房市雙雙打趴在地,與全世界潮流逆著走。

又到了歲末年終,2015 年即將走進歷史,各項經濟數據也逐漸明朗化,上市櫃公司最近剛剛交出今年第三季的季報;代表中華民國政府成績單的各項經濟統計也一一出籠,但這些數據都是令人驚心的「滿江紅」,台灣從「悶經濟」到「爛經濟」,未來到底怎麼辦?

中華民國政府交出來最讓大家關心的成績單是出口數據。根據財政部的統計資料,10 月進出口雙雙下降,其中出口 239.4 億美元,年減 11%;進口 178.2 億美元,年減 20%。因為進口大幅減少,10 月貿易順差達 61.2 億美元,創了歷史新高,1 到 10 月出超 446.6 億美元,也創了歷史新高紀錄。累計今年 1 到 10 月,出口年減 9.6%,進口年減 16.8%。

台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中,出口約佔 6 成比重,而出口又分為商品出口及服務出口,服務業出口占比重不大,只佔 1 成多;商品出口佔了將近 9 成,於是出口數據表現不佳,當然影響 GDP 表現。台灣第二個讓大家難過的數字,是第三季 GDP 是負的 1.01%,在全球主要經濟國家出現負成長的不多,台灣是最早亮出負成長的國度,難怪大家都心驚。

 

亮警訊!我經濟負成長  四小龍中最慘

與經常比在一起的四小龍來說,台灣的經濟數據是鴉鴉烏的。我們來看南韓今年三季的 GDP 表現分別是 2.5%、2.2%、2.6%;新加坡是 2.8%、1.7% 及 1.4%;香港是 2.6%、2.8% 及 2.3%;台灣是 3.84%、0.52% 及 -1.01%,台灣的 GDP 原本第三季期待保一,居然變成 -1%,這是史上第三度負成長。

台灣經濟衰退第一次出現在 2001 年網路泡沫吹破,再加上當年發生美國雙子星大樓恐怖攻擊,全年 GDP 成長是 -1.26%;第二次是金融海嘯襲來,2009 年 GDP 成長是 -1.57%;這次會不會出現史上第 3 次的經濟負成長?要看第 4 季的數字,不過台灣單獨出現負成長,這是不可忽視的訊號。

結果是行政院毛治國院長緊急召來財金經首長排排坐,共同為一落千丈的台灣經濟尋找藥方,毛治國院長確認:這是最壞的年代!政府端出來的第一道菜,是投入新台幣 40.8 億元,補助民眾購買節能家電、國內旅遊及手機 2G 換 4G 補貼方案。毛院長的如意算盤是政府投入 40 億元,可以創造 GDP 154 億元,為台灣 1 年的 GDP 貢獻 0.1 個百分點。但是這個手筆比起 2009 年金融海嘯後,劉兆玄院長宣布 830 億元發行消費券,當年大約只拉抬 GDP 0.3 個百分點,實在是小氣太多了,當然這項刺激內需拉抬 GDP 的策略,並未得到市場太大共鳴。

從出口大衰退到 GDP 負成長,台灣幾乎很難找到讓人鼓舞的經濟數據,例如,今年 4 月景氣判斷信號突然大減 6 分,首度出現藍燈,這是史上罕見的綠燈變藍燈;5 月又回升 2 分;但是 6 月又回降 2 分;之後,從 7 月以後,這個景氣信號分數停留在 14 分的藍燈低檔區。也就是說,連判斷景氣信號的彈性係數也到了動也不動的低檔區。

 

很諷刺!經濟低迷  稅收持續創新高

但這麼多黑漆漆的經濟數據,卻出現了一個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亮點」,今年稅收全年可能超徵 1,700 億元,什麼數字都衰退,就是稅收激增,這不是很諷刺的現象?

財政部公布 10 月稅收 1,940 億元,繼續創新高,比去年同期成長 36.2%,累計今年 1 到 10 月稅收 1 兆 8,043 億元,已經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1,368 億元的稅收,成長 8.2%。10 月增加以營所稅 459 億元最多;綜所稅及營業稅各增加 23 億元,若以前 10 月來看,綜合所得稅增加 695 億元;營利事業所得稅增加 556 億元,減少的是證交稅 75 億元及土增稅 51 億元。

從這個現象來解讀,首先是台灣經濟表現那麼不好,綜合所得稅及營利事業所得稅為何激增?理論上,經濟表現不佳,正常稅收會減少,為什麼稅收不減反增?這可能與今年施行的富人稅有關。今年是富人稅上路的第一年,去年很多企業把保留的資本公積提前拿出來分配,或是把個人名下的持股移轉到投資公司,造成綜合所得稅及營利事業所得稅大幅提升;但是代表股市與房市交易的證交稅與土增稅卻顯著減少,房股兩市表現冷淡,當然也造成內需萎縮。

過去台灣經常都是外熱內溫,如今出口不彰,內需不振就形成了內冷、外冷的格局。面對經濟困窘,全世界的政府怎麼救經濟?最顯著的是效法美國聯準會的 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2009 年聯準會主席柏南克連續祭出三階段 QE,美國在 2009 年失業率一度高達 9.8%,如今已降到 5%,12 月可能就有升息動作。

在美國之後是日本與歐元區,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祭出 QQE(也就是加倍的量化寬鬆),日本印鈔票救經濟,讓日圓從 75.53 兌 1 美元急貶到 125.84 兌 1 美元。最近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已預告 12 月將加大 QE 力道,歐洲目前已有很多國家都出現負利率,看起來這個現象還會持續。中國第三季 GDP 出現 6.91%,人行也決定祭出 4 兆元人民幣的刺激方案。全世界政府面對壞經濟都採取寬鬆銀根的刺激方案,有的則是減稅救經濟,像日本準備進一步調降企業的營所稅,但是台灣卻猛力加稅,這幾年股市、房市雙雙打趴在地,與全世界潮流逆著走。

今年以來,很多經濟專家都對台灣的經濟提出預警,像劉泰英年初就說:「台灣經濟不太妙!」國民黨智庫的尹啟銘則說:「救出口不如先救投資!」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孫明德主任則說,台灣經濟明年「惡魔四伏」,目前景氣「仍塞在雪隧,離羅東很遠」,他認為明年經濟看不到樂觀的理由;元大寶華綜經院董事長梁國源則示警:台灣經濟陷入失焦式成長,未來將面對階梯式下滑的經濟,他認為全球貿易成長對台灣不利,台灣又有自己的結構性問題。

這些問題如匯價的僵固性,像日本在安倍上任後,日圓急貶近 6 成,台灣恐怕無此「氣魄」;其次很多國家簽署 FTA(自由貿易協定),台灣沒有;第三則是台灣的技術優勢正在流失,電子業面臨紅色供應鏈挑戰,單是這三大問題,台灣已夠傷腦筋了。

全球貿易成長大減速,供應鏈在地化都是對台灣空前大挑戰,像全球貿易衰退,這是全球普遍的現象,台灣的出口已是連續 5 個月出現兩位數衰退,也是連續 10 個月衰退,今年前 10 個月衰退 9.6%。但是鄰國也都不好,例如有 FTA 的南韓,10月出口衰退 15.8%,比台灣慘,前 10 個月衰退 7.6%;新加坡衰退 14.5%,這是連 13 個月衰退,也比台灣還慘;日本則是衰退 9.5%,也是連續 8 個月衰退;中國 10 月出口衰退 3.6%,前 10 月衰退 2%,但進口衰退 15.2%……出口不振,全球皆然,但這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衝擊尤大。

 

救經濟!困死台灣的政策應速鬆綁

日本以貶值救出口,同時拉升服務業出口,這對台灣一向重出口、輕內需的政策有一點啟發性,尤其是各國匯市波動加大,台灣要不要一直採取「穩」字訣,實在有討論空間。

其次是那些困死台灣的政策要趕緊鬆綁,像最近爭議的證所稅,明年最好針對富人稅、股利政策進一步討論。台灣的有效稅率 12% 是偏低,但是台灣缺乏好的及有競爭力的租稅制度,經常搞出四不像的民粹制度,這是台灣經濟無力的根源。

長遠來看,問題在教育,當年我們廢除了技職教育,如今造成大學生滿街跑、學非所用的低薪現象,下一個政府必須好好思考,台灣面臨的老齡化問題及台灣潛藏的教育體制問題……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x76882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