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天吃飯、年營收破億!屏東漁二代突圍實錄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10 月 02 日 0:00 | 分類 國際貿易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不看天吃飯、年營收破億!屏東漁二代突圍實錄


莫蘭蒂颱風過後,我們來到石斑養殖重鎮──屏東縣佳冬鄉塭豐村。「今年青斑價格是有史來最慘的一年,」無奈的漁民說,現在得自求多福。

台灣石斑魚被中國龍虎斑打趴,但屏東縣佳冬、林邊鄉一群新生代漁民,靠發展冷凍加工、拓展香港高階通路拚出活路。

 

不擠大市場》專攻最挑剔的香港
港五星飯店、餐廳搶要

屏東縣佳冬鄉水產養殖產銷班第 8 班的青年漁民們,有人放棄工程師、老師工作,頂著碩士光環,返鄉接下家中重擔,像是原本擔任手機面板工程師的陳宗宏,正來回巡視著魚塭。

這個只有 12 人的團隊,每周定期出貨到香港,是目前全台銷港出口量最大的產銷班。成立才短短 1 年,年產值逾 2 億元。

他們早嗅到政治風向的不確定性,在石斑外銷佔近 8 成比重的中國市場外,挑戰到亞洲最挑剔的漁獲市場──香港。

「賣活魚,比中國養殖石斑魚的價格貴上 2 成,」班長陳啟宏說,產銷班以好品質取勝,被香港的五星級飯店、高價餐廳指名,不僅躲過這波青斑大跌價的危機,也走出台灣石斑的品牌之路。

石斑魚從台灣運至香港,需 2 天船期,但石斑魚到了船艙池的擁擠環境,卻因碰撞甚至互相攻擊,造成表皮破損而賣相不好,魚在運輸期間也會因緊張而消耗能量,造成魚體重下降約 5%。

今年獲選為百大青年農民的的陳啟宏,和班員一起研究,透過純海水養殖、建立續養池,比一般養殖戶多花 2 成成本,換來石斑活魚好品質。產銷班的石斑魚出了魚塭,先住進續養池裡,細心觀察魚的體色、活力,再挑選適應力佳的魚隻,坐船赴港。

花時間等待有什麼好處?他說,在續養池的石斑魚,提前適應擁擠環境,上了船艙池後,會按生物本能調整身體代謝,代謝緩慢下來就不會消耗能量,就能避免失重。現在,他們更自創「樂漁趣」品牌,以冷凍條魚、石斑切片搶攻內需市場。

 

顛覆養殖業》賣加工品、拚內銷
把冷凍石斑賣進貴婦百貨

屏東縣林邊鄉的力佳綠能生技公司,是陳佳德父子 4 人(見首圖)共同打拚的家族企業,也是國內少有的石斑魚產銷一條龍公司,去年營收突破億元大關。

石斑魚養殖的困難點,在於提升魚池的溶氧量。今年 30 歲、大學主修生物科技的陳建翰,回家接班後花 2 年時間,與日本廠商合作研發魚塭增氧設備 Cycle,用「祕密武器」讓爸爸的魚塭重生。陳佳德說,Cycle 不僅獲得台灣、泰國等 6 國專利,也讓陳家拿下 2012 年科技農企業菁創獎肯定。

主跑中國買賣漁獲的哥哥陳建宇,3 年前看到中國人轉吃龍虎斑,提早轉養龍虎斑,現青斑養殖比率不到 5%,等於躲過這波青斑跌價的危機。

原本從事行銷企畫的妹妹陳怡如說,石斑價格重跌,眼見賣活魚沒利潤,一家人決定轉向發展冷凍加工。5 年來逐步打開新通路,讓整條冷凍或切片的龍膽石斑、龍虎斑及青斑,賣進台北 W Hotel 等五星級飯店,現內銷比重高達 9 成,每年為其創造 3 千萬元營收。

這群平均年齡不到 35 歲的新世代漁民,在景氣不好的市況中打造「產銷一線」模式,懷抱著對家鄉和石斑魚的情感,勇於打破通路和行銷的窠臼,走出自己的路。

(作者:林淑慧;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