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貨櫃航線吃緊,馬士基一度暫停接單!運費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7 年 03 月 06 日 11:25 | 分類 國際貿易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歐亞貨櫃航線吃緊,馬士基一度暫停接單!運費飆


北歐至亞洲貨櫃航線最近出現吃緊現象,傳出全球最大貨櫃運輸集團馬士基(A.P. Moller Maersk A/S)原本要暫停接單至 3 月底,幸而該公司所屬的全球最大航運聯盟「2M Alliance」緊急加開船隻支援,目前已可再次接受客戶下單,惟運輸產能仍吃緊,運費還在持續攀高中。

英國物流網站 The Loadstar 3 日報導,馬士基 3 月 1 日一度暫停接受歐洲至亞洲和中東的貨櫃船運訂單,原本要到 3 月 27 日才能再次開通,但馬士基透過電子郵件向該網站確認,已再次開放接單。

馬士基在郵件中表示,公司一直在想辦法減少積壓訂單,盡量降低客戶所受衝擊,現在終於能再次接受客戶訂單。

謠言顯示,2M Alliance 已經臨時加開船隻,滿足客戶需求,聯盟中的瑞士地中海航運(MSC)傳出也在 3 月取得 3 艘新建的 19,500 TEU 超大型貨櫃船(註:貨櫃船通常以其所能裝載的 20 呎標準貨櫃 (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簡稱 TEU 數量),來表示船型大小)。

馬士基聲稱,船隻回頭貨載(Backhaul)時空間不足的現象,已經影響到所有航運業者。的確,根據 The Loadstar 追蹤,目前已有數家航運商暫停接受新訂單,到 3 月底為止都不再乘載廢鐵、廢紙和廢塑膠。

為何會如此?業界消息顯示,中國 2 月展開農曆新年之時,西向航線大量停航,是導致運輸產能緊縮的主因。除此之外,航運聯盟會在 4 月重新洗牌,航運商為此預做準備、重新定位船隻,也是影響的原因之一。

過去 6 個月來,北歐至亞洲和中東貨櫃航線的費率已經飆漲 200% 之多,目前還在持續攀升中,主要就是因為運輸產能吃緊的關係。北歐至亞洲的包廂費率(freight all kinds,簡稱 FAK,即對每一集裝箱不細分箱內貨類,在限額內不計貨量統一收取的運價)目前都比去程(headhaul)還要高,而廢紙、廢塑膠的運費則已飆升逾 200%,如今每 40 呎櫃要價超過 2,000 美元。

相較之下,根據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Shanghai Container Freight Index,SCFI),亞洲至北歐的航運費率現貨價在前週增加 7%,過去一週則回跌 4.9% 至每 TEU 報價 876 美元,地中海港口的運費也下滑 3.2% 至每 TEU 報價 854 美元。

然而,海洋運費報價平台 Xeneta 的數據顯示,上述運費依舊遠高於 2016 年同期。Xeneta 執行長 Patrik Berglund 3 日說,中國主要大港至北歐的平均運費目前仍比一年前高 252% 之多。

馬士基執行長 Soren Skou 先前曾直指,運費強彈,主要是因為業者讓大量船隻閒置的關係。

CNBC 報導,Skou 1 月 18 日在接受專訪時指出,過去九個月來,全球貨櫃航運的全球運費指數已經大增逾一倍,主要是因為業者讓許多產能退出市場的關係。

Skou 說,航運業者每天都得賠上不少錢,根本無法永續經營,因此目前全球約有 5% 的貨櫃航運船是處於閒置狀態,這讓運費獲得支撐。

航運業癥結在全球貿易不振、運能過剩。CNBC、英國金融時報報導,Skou 2 月 8 日在集團公布財報時預測,2017 年將走向供需平衡。他說,去年第四季是 2010 年以來,運能首次供不應求。需求提振之外,運能供給也不再暴增;2015 年 Q3 以來,業者極少下單增建船隻,新造船隻訂單跌至新低。Bal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uncil 報告也估計,2016 年新建船隻訂單料摔至 20 年低點。

與此同時,航運業也掀起整併潮,將近半數業者都可能消失。Skou 表示,當前供需基本面較為合理,至少今年前三季都會如此。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Wolfgang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