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年股市大戶:不想對不起自己的荷包,千萬別照著「這個指標」去投資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7 年 03 月 26 日 0:00 | 分類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30 年股市大戶:不想對不起自己的荷包,千萬別照著「這個指標」去投資


近來感覺到台灣社會陷入一種只會批評,以及不斷追求小確幸的一種氛圍,個人期期以為不可,雖然民間許多企業依然兢兢業業在創新,或是尋求突破成長,不過應該扮演啦啦隊或是協助加油的政府相關單位,卻是一味扯後腿,制定出更多繁瑣的規定,像是惹得勞方、資方皆怨聲載道的一例一休,深感台灣的未來前景堪慮。

幾年前的資本市場被亂搞,雖然已經逐漸恢復元氣,但是從業人員的狀況卻一再探底,其他行業又何嘗不是如此。服務業陷入困境,也影響頗大。所以假如你是憑著對民間企業狀況的「感覺」去做投資,我保證你的投資心態必然是相當保守,因為沒有曙光,不過感性與理性還是要嚴格區分開來,這樣才不會對不起自己的荷包。

首先是台灣股市的結構,外銷產業仍然佔了較大的比重,其次許多大型企業的底子雄厚,家大業大,甚至是獨佔市場,贏者通吃也是屢見不鮮。中小型企業則是好壞參半,端視公司是否跨對趨勢向上的產業,或者是有技術或其他門檻的優勢,否則逐漸凋零及蒸蒸日上兩者差距是很大的。

今年也發覺到很多公司都盛行減資後,再配發更多的現金股利,雖然市場視為利多且高現金殖利率,但是我個人卻認為,或許大股東只想拿回現金,及不願意再做更大的投資或設備支出,這是隱憂呀。

部分傳產或是原物料業終於盼到今年比較像樣的春天,金融業則是競爭壓力頗大,尤其是許多高科技跨異業進入市場,未來也面臨挑戰。總結是台股短期還有高點可期,至少從市場的價量變化來看,尚未失控。

(作者:老馬;本文由 商周財富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