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少不了它,歐洲奶油危機讓人憂心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7 年 08 月 19 日 12: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物科技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三餐少不了它,歐洲奶油危機讓人憂心


香噴噴的麵包少不了高品質的奶油,對三餐少不了麵包的歐洲人來說,奶油的需求增加、價格暴漲讓他們擔心即將迎來一場「奶油危機」。

批發價翻了兩倍  歐洲陷入奶油危機

無論是可頌、檸檬塔還是香蒜麵包,要讓它們香氣四溢奶油都是不可缺少的要角。然而,隨著國際社會對奶油的需求水漲船高,連帶造成奶油的批發價翻了將近兩倍,讓歐洲陷入所謂的「奶油危機」。

價格從來沒有這麼高

其中,這場危機對生活中少不了奶油的法國衝擊不小。法國烘焙業者聯盟警告到,可頌、各種口味的塔和布莉歐麵包的價格都會上漲,他們發出的聲明上寫到:「雖然奶油的價格會浮動,但從來沒有這麼高過,奶油短缺到年底將會變成真正的威脅。」

▲ 在淋上糖漿的可麗餅上放下一小塊奶油,光用看得就讓人垂涎欲滴。(Source:Flickr/yoppy CC BY 2.0)

危機不可小覷  有可能合理漲價

經營巴黎糕點學校的諾比斯(Séverine Nobis)表示,歐洲市場擔心奶油短缺這件事不可小覷,他說:「真正的恐懼在於全球飲食習慣變化的擴大,假使奶油的需求爆炸就有可能出現短缺,糕餅甜點的價格也會飆漲。」諾比斯解釋到,目前有的烘焙房還沒有把奶油價錢攀升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但如果市場在秋天時還沒有回穩,他們可能會被迫思考是否「合理漲價」。

「今天牛奶生產者邊生產邊虧損,我們需要重新思考這個系統,讓他們(酪農場)可以維生且不會倒閉,也能避免未來造成奶油短缺。」

 

近年來,人們不再把奶油視為洪水猛獸,《時代雜誌》2014 年 6 月號的封面以吃奶油為主題。

中國對奶油需求暴漲

CNN 的報導中提到,讓奶油價格飆漲的原因有好幾個,其中之一就是像中國等國家對奶油等乳製品的需求暴漲。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估計,今年中國乳製品的進口量將會躍升 38%,而中國大部分仰賴從歐盟和紐西蘭進口乳製品。美國農業部也預測全球對奶油的消費量會再成長 3%。

洗清污名  沒有那麼不健康

在各國對奶油需求增加的背後,也與奶油在近年來洗清污名有關。最近有不少研究指出常常被和心臟病和致死風險畫上等號的奶油,其實並不像民眾先前想的那麼不健康。一份 2016 年發布的研究顯示,奶油和致死率的關聯其實沒那麼誇張。

▲ 在英國西北部的一座農場內,乳牛們漫步在草地上。丹麥乳製品公司 Arla 的 CEO 杜伯警告,今年聖誕節歐洲可能會面臨乳製品短缺。(Source:達志影像 )

人造奶油人氣跌  天然的更好

歐睿國際(Euromonitor)食品分析師莫羅(Raphael Moreau)表示:「人民對健康的關心慢慢從脂肪轉到糖。」此外,與其吃人造奶油或其他代替品,有越來越多民眾寧願選擇天然奶油。再加上有不少人造奶油(註)的負面新聞傳來,更讓民眾對奶油趨之若鶩。

2015 年 8 月,麥當勞宣布把人造奶油換成奶油,為的就是滿足消費者對天然食物的需求,其他公司也立刻跟上麥當勞的腳步。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2015年平均每名歐洲人吃下 8.4 磅的奶油,2010 年則是 7.9 磅。美國人在 2015 年平均吃下 5.6 磅的奶油,2010 年則是 4.9 磅。

聖誕節奶油會短缺

面對人們對奶油的需求越來越大,丹麥乳製品公司 Arla 的 CEO 杜伯(Peder Tuborgh)上個月在接受 BBC 訪問時警告,今年聖誕節可能牛奶和奶油等乳製品會短缺,但英國國家農民聯盟駁斥他的發言「危言聳聽」。

註: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人造奶油(Margarine)為一種氫化植物油仿製塗料,用於塗醬、烘焙和烹調。1869 年由一名法國化學家發明,用來為武裝部隊和下層民眾製造奶油替代品,只是當時並未使用食用油氫化技術。食用油的氫化處理(氫化脂肪)由德國化學家諾門(Wilhelm Normann)所發明,並於 1902 年取得專利。

(本文由 地球圖輯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cheeseslave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