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推升電價?經濟部:是否真會受影響尚待觀察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1 月 05 日 17:00 | 分類 科技政策 , 能源科技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能源轉型推升電價?經濟部:是否真會受影響尚待觀察


對於台灣政府力推能源轉型,是否會帶來供電尖銳緊促和電價上漲等問題,經濟部能源局 5 日表示,在推動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已經充分考量電力穩定供應和供電成本的衝擊;關於電價,影響因素還包含燃料價格、發電技術是否成熟等,未來電價是否真的會受影響仍有待觀察,而且即使漲價,預期產業和民生也不至於無法負擔。

能源局強調,政府推動能源轉型的目的,就是希望在 2025 年能達成非核家園及再生能源發電占比 20% 的目標,同時也會逐步減少燃煤機組的發電占比及增加燃氣機組的發電占比,而這樣的能源配比規劃,正好對空污的減排也會有正面的貢獻。同時,政府在推動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已充分考量電力穩定供應以及對於供電成本的衝擊,並規畫解決空氣污染惡化問題。

經濟部指出,英國金融時報 3 日報導正面肯定台灣政府力推能源轉型,發展再生能源政策的企圖心,也指出轉型階段過程中可能面對的挑戰。報導內容完整,且訪問國際知名 NGO、產業代表及外商顧問,內容大致上肯定台灣推動能源轉型及穩定供電的努力。惟有國內媒體近日片面轉述金融時報報導,與原報導有所落差,而經濟部於昨日已就此提供完整說明,惟卻未遭採用。

針對金融時報的報導,經濟部表示,能源轉型是長期性的工作,但在轉型的過程中,政府絕對會確保供電的穩定,包含未來幾個重大投資計畫及電動車輛政策的用電需求,政府都會納入考慮。經濟部會從既有發電機組、輸配電線路的維護保養,到各項電廠更新、天然氣接收站及再生能源建置計畫,除進行各項計畫的進度管控外,更會進行風險管控,各項計畫如有任何異常,如工程延期進度落後,都會提前預警並即時處理,讓 2018 年的備轉容量率仍可維持在 6% 以上水準,而從 2019 年到 2025 年間,備轉容量率更可維持在 10% 以上。

經濟部進一步表示,台灣在再生能源推動方面,初期的成本雖然較高,但依照國際成本學習曲線,離岸風電已比燃煤便宜、太陽光電亦可以與燃氣競爭,同時再生能源是自產電力,成本長期穩定且逐漸下降;反之進口的化石能源價格易受國際情勢影響且逐漸上漲,故發展再生能源是讓台灣降低未來能源成本及增加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

以離岸風電為例,經濟部指出,雖然台灣有颱風、地震及東北季風的環境特性,但仍在去年 4 月底由廠商完成兩座示範風機設置並商轉成功的經驗,另目前已通過環評審查的離岸風電設置案累計近 10GW,有信心可如期在 2025 年達到原設定 3GW 的目標,甚至可達 5.5GW,進一步超越原目標。而政府在發展再生能源的精神上,更擺脫過去將能源視作成本項的觀念,而是可以促進投資、出口和就業,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台灣許多公司已開始投入,預計整體再生能源,特別是離岸風電和太陽光電將會是未來的兆元產業。

經濟部認為,能源轉型的規畫可能會因為燃料種類及發電方式的改變而增加發電成本,但因為影響電價的因素還包含燃料價格及發電技術是否成熟等,未來電價是否真的會受影響,還有待持續觀察;由於目前我國的電價在全球排名前七低,初步評估未來電價即使受到影響,也不致讓產業或民生無法負擔,此外,經濟部過去已經對外宣示 330 度以下的民生用電不會調漲電價,更可以讓一般民眾放心。整體言之,經濟部絕對會在確保供電穩定的基本前提下,進行能源轉型及空污減排的工作,並順利達成能源轉型的目標。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