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商機大,台廠尋求贏的策略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1 月 15 日 8:00 | 分類 光電科技 , 汽車科技 , 自駕車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自駕車商機大,台廠尋求贏的策略


近年自駕車議題愈來愈熱,台灣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日前也展示了自行研發的自駕車模式, 希望能與國內廠商共同合資成立新創公司,切入定點接駁的公共運輸市場。

近年來自駕車的議題愈來愈熱,台灣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日前也展示了台灣自行研發的自駕車模式;ARTC 車輛中心總經理黃隆洲指出,投入自駕車的發展,除了希望能協助廠商打入汽車大廠供應鏈外,也希望能與國內廠商共同合資成立新創公司,目前最看好定點接駁的無人自駕車系統,在公共運輸的應用市場,認為這將是台灣產業的大機會。

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研究,全球自駕車市場預估至 2030 年規模將達 6.7 兆美元(約 200 兆元台幣),目前全球已有逾 30 家科技業者及車廠投入研發,市場潛能強大且持續看漲。

台製自駕車  上路挑戰仍多

黃隆洲也表示,車輛科技的變化與演進,已經跳脫出以往的機械、電機領域,擴展進入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新時代,未來車輛不僅擁有智慧與安全的高效能,消費者的行車生活也將更加便利,「無人車不是降低成本的考量,而是一種新經濟。」

「ARTC 雖然積極投入在自駕車的研發,但老實說,以目前最具規模的商機、也較成熟的部分,還是以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為主流,這是可以直接看到訂單的。」黃隆洲直言,根據統計,ARTC 自 10 年前起即投入 ADAS 研發,至今已成功對國內 16 家廠商、11 項 ADAS 的智慧關鍵技術轉移。

為了跟上國際潮流,日前 ARTC 也在彰化鹿港彰濱工業區,展示了「一般道路自駕車」與「定點接駁自駕車」雙模式,2 輛自駕車皆搭載 10 項 ADAS 前瞻技術,包括影像辨識、3D 光達障礙物偵測、車道跟隨、車輛定位、自動停車、主動車距控制巡航、自動緊急煞車、車道變換、自動取車及固定路徑自動駕駛等;分別在場區內外模擬實際道路操作,展示國人駕車的 10 大行車情境,例如遇班馬線行人衝出、遇前方慢速車等。

ARTC 研究發展處經理李玉忠指出,這次的測試,還是在 RuleBase (規則庫)下進行;整體展示過程雖還算順利,但仍有小狀況發生。

例如,在冬天風很大的彰濱工業區裡,原本要模擬假人衝出煞停的「橋段」,卻因為風向改變了假人移動的方向,造成自駕車直接衝撞假人的「意外事件」;再加上測試過程中,系統仍不免有些「卡卡」,顯示要做到自駕車的成熟技術,台灣還有一段路要走。

光學雷達技術  仰賴進口

「定位精準度,目前是我們覺得最難克服的問題。」幾乎每位參與 ARTC 工程師們異口同聲地說,既有全球定位系統(GPS)的定位落差可達到 2 至 5 米,不可能符合自駕車掌握即時路況的需求,還得靠其他的系統才能補足;而自駕車中最重要的 LiDAR 光學雷達,ARTC 仍得使用國外品牌,也成為發展自駕車要落實國產化過程中,最困難的一個部分。

「汽車安全要求的是只有 100%,就算是 99.9999% 也不行。」自駕小巴營運商喜門史塔雷克總經理丁彥允多次強調,該公司引進的法國 EasyMile 的自駕小巴,已開始與各地方政府合作,希望能大量運用在公共運輸與接駁系統上,還打出國產化的發展目標,希望能爭取更多的發展機會。

ARTC 副總廖慶秋指出,站在台灣的立場,當然非常希望能與國外技術合作,「但最核心的決策、感測系統等整合技術,國外母廠也不可能給我們,ARTC 還是要自己研發。」未來配合交通部對於自駕車的法規開放,ARTC 會進行更多的測試與修正,藉以提升自駕車的發展技術。

黃隆洲強調,台灣的市場規模不夠大,所幸台灣業者在車體打造與車電整合的實力很強,建議可以合組新創公司自創品牌,共同發展自駕車市場;廖慶秋則說,考量到各種現實條件,台灣業者要朝自駕車發展,公共運輸系統還是最有機會的市場,這包括園區內的接駁、高齡者定點接送等固定路線,「畢竟司機的人事成本占公共運輸成本達 40%,未來高齡、少子化,人力將嚴重不足,這些都是商機,未來甚至可以配合新南向政策,把台灣模式推向東南亞市場。」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