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台灣電商平台成績單:營收動能強,但虧得比賺得多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3 月 22 日 8:15 | 分類 財經 , 電子商務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2017 台灣電商平台成績單:營收動能強,但虧得比賺得多


如果從多家電商平台在 2017 年的營收都創下新高紀錄來看,台灣網購市場顯然還是有不錯的成長動能。只是如果是看獲利成績,則去年的狀況恐怕就顯得有些慘烈了。以有公開財務資訊的 7 家台灣電商平台表現來看,當中僅兩家獲利成長,且幅度僅個位數,而另外獲利衰退的 5 家電商中,還有 3 家是虧損的。

momo、博客來最會賺

2017 年最會賺的電商平台就屬 momo,稅後淨利 12.7 億元,EPS 9.07 元,獲利成長幅度 7.35% 也是 7 家業者之冠。而排在 momo 之後的,則是過去幾年一直相當穩定成長的博客來。根據公開資料,博客來去年度淨利為 4.25 億元,較 2016 年的 4 億元成長約 6.25%,在股本沒有大幅變動的情況下,再次大賺超過 2 個股本。

Source:各大公司公開資訊)

但在 momo 和博客來之外,其他電商平台的獲利狀況就不是那麼好看了。其中,PChome 和創業家兄弟去年營收雖然都有創新高表現,不過前者去年主要受到 B2C 倉庫擴建及子公司商店街大規模撒錢補貼的影響,第四季單季虧損就吃掉了前三季大半獲利,導致全年度稅後淨利也從 2016 年的 7.66 億元大減 95%,僅剩 3,649 萬元。

而創業家兄弟方面,以相對小的營運規模要和大電商平台比拚本來就不容易,可以說他們是以犧牲利潤的方式來衝高營收,也因此去年在營收成長將近 2 成的情況下,淨利卻從 5,790 萬元掉到 1,890 萬元,衰退幅度超過 6 成。

商店街大虧,連露天也出現營運赤字

但至少 PChome 和創業家兄弟最終還是守住了獲利,而商店街和露天則不僅是衰退,在去年還出現由盈轉虧的狀況。其中,商店街去年採取積極行銷作為,長期採取大規模運費補貼,雖然衝高了平台交易數,卻也因為還未能找出有效獲利模式,導致去年度有高達 10.62 億元的驚人虧損,EPS -43.25 元。

▲ 去年 PChome 集團旗下三大電商平台的獲利數字都不太好看,營運狀況看來有些辛苦。(Source:PChome)

不過相比於商店街虧損,更讓人意外的應該是過去幾年每年都有超過 2 億元穩定獲利的露天,在去年竟出現了 5,485 萬元營運赤字。雖然從露天去年認列商店街虧損金額就高達 1.61 億元,另外還要認列支付連 1,664 萬元虧損來看,露天的本業應該還是維持獲利。只是以此回推,去年露天的獲利狀況看來也已經遠不如 2016 和 2015 年的水準,呈現逐年下滑的狀況,似乎也是個警訊。

除了商店街和露天,另外還有遠東集團旗下,在去年完成電商事業整併的遠時數位,也在虧損名單之列。

過去遠東集團旗下主要有 friDay 購物與 GoHappy 兩個電商平台,但經過幾年持續虧損,兩家公司的淨值都已經變成負數,因此在去年決定大動作調整。不過畢竟是在去年第三季才正式完成整併,後續遠時數位的經營團隊也有不小變動,因此就獲利表現來看,似乎還沒有看到明顯成效。相比於 2016 年兩家公司合計虧損約 4.8 億元,去年的虧損金額則約 5.1 億元。

土洋電商獲利都辛苦,但今年還看不到明確止血跡象

除了台灣本土電商的獲利不太好看,過去兩年在台灣市場快速竄起的蝦皮其實也是如此。雖然蝦皮沒有公布台灣市場的個別營運成績,但以蝦皮與營收不成比例的大規模行銷支出,去年度整體 EBITDA 為 -4.44 億美元(約新台幣 -130 億元)來看,相信在台灣市場的虧損金額也不會太小。

而這種營收衝高但獲利衰退的情形在今年會不會持續上演?從第一季至目前為止的狀況看來,激烈的競爭態勢似乎還沒有要止血的明確跡象,而且主戰場或許還會從 C2C 和 B2B2C 平台,延燒到 B2C 市場。

(本文由 數位時代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