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擔心科技巨擘股價動盪,它們都活得好好的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8 月 07 日 14:26 | 分類 Apple , Facebook , Google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別擔心科技巨擘股價動盪,它們都活得好好的


矽谷有矽谷的一套,華爾街有華爾街的一套,但每到財報季,矽谷這些公司就要乖乖接受投資者按照華爾街的標準來為他們評分。 

過去一週多,美國幾大科技公司紛紛交出答案卷,而這次考試堪稱創造歷史:

大公司第一個交卷的 Facebook ,一個交易日就抹去 1,300 億美元市值,相當於美國史上著名的 1929 大股災,整個市場抹去市值三分之二。

而 2 日發表財報的蘋果,則受助於高價 iPhone 大賣而股票大漲,成為美國史上首家 1 兆美元市值的公司。

(Source:Quartz)

幾大科技巨頭的表現看來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不少聲音在 Facebook 大跌後,開始對連續漲了很久的美股科技板塊接下來的走勢感到擔心,害怕動盪的日子即將到來。

的確,在美股牛市延續 10 年後,領漲的科技板塊確實有很多理由進入調整期。但不要誤會,這幾家科技巨頭公司,其實很難受影響:即便出現像 Facebook 此次股價動盪,他們依然活得很好,科技網路的未來也依然掌握在他們手中,甚至在可能的「市場崩潰」來臨時,還能成為在危機中活得更好的企業。

這是以往不曾發生的。

比如,2000 年網路泡沫,一些科技巨頭企業也同時是金融市場損失最嚴重的公司。

2000 年 3 月 10 日普遍形容為當年泡沫破裂的開始,當天那斯達克抵達峰值後開始恐怖下跌。思科、微軟、戴爾等當年科技巨頭正是當天賣盤最集中的來源。泡沫破裂後,美國網路科技企業也進入重新洗盤。微軟歷經掙扎後重新回到巨頭行列,其他幾家公司相較當時的輝煌則逐漸平庸。

但現在整個網路行業已徹底改變,當年崩盤的很多科技企業,根本不知道實際業務是什麼。如今的科技巨頭商業模式早已成熟,科技公司已可靠軟體服務來賺取大量真金白銀。

某種意義上,Facebook 的股價暴跌,反而證明了統治力──抹去了相當於烏克蘭 GDP 的市值後,依然是美股市值第五的上市公司。即便在業務增長罕見地不及預期後,卻依然很少有人質疑其商業模式。

美國投行 Stifel 在 Facebook 財報發表股價大跌後的分析報告,就明確批評了 Facebook CEO 馬克祖克柏最近應對各種醜聞的方式,形容他的管理方式「令人發怒」;但他們依然認為,先前的傷害已經結束,Facebook「是一門好生意」。

另一名 RBC 資本分析師則乾脆形容,Facebook 的商業模式是他見過營利能力最強的商業模式之一;所以,股價下跌只是讓其成了科技股中價格最吸引人的一支股票。

畢竟,再怎麼不及預期,Facebook 第二季還是貢獻了與同期相比增長 31% 的淨利潤,與同期相比增長 42% 的營收。還是那句話,這些都是真金白銀,實打實的 money。

依靠實實在在的現金流,這些科技巨頭可完成其他領域的擴張。看看亞馬遜最近幾年在幹什麼?成立之初最被人質疑的就是能否盈利、何時盈利。而 2015 年剛開始穩定實現正現金流後,就開始加速在各個領域擴張。最近亞馬遜在實體零售行業的購併和搶占市場,依然是「不計成本」,短期就是燒錢,沒有任何一家零售企業能跟上。

為什麼可以這樣?就因為亞馬遜本質上是一家科技公司,科技公司就是靠軟體賺錢、賺大錢。看看第二季亞馬遜財報,雲端服務 AWS 貢獻了 16.42 億美元利潤,公司整體營業利潤為 29.83 億美元,雲端服務占比超過一半。在零售業燒的錢就來自這裡。

同樣道理,儘管靠 iPhone X 銷售而股價大漲,但蘋果也早已開始試圖轉向靠軟體盈利。最新第三季財報中,以 App Store、iTunes 等軟體服務為主的服務業務,營收與同期相比增長了 31%,超出市場預期。也難怪,最近首次公開的一份十年前的賈伯斯採訪,當時就對 App Store 寄予厚望,且認定軟體依然是科技公司競爭的關鍵:「以往手機之間的差別在於硬體,但未來手機的差異將體現在軟體層面。」

但同樣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天股價大漲的蘋果,反而比股價暴跌的 Facebook 更危險。蘋果需要加速向軟體服務業務轉型,才能在人們不再痴迷購買 iPhone 時,依然跟上其他競爭對手。

(Source:shutterstock)

前幾天,Uber 的早期投資人傑森‧卡拉卡尼斯向他投資企業的 250 位創始人發了一封「危言聳聽」的信。他警告這些新創企業,未來兩三年市場即將迎來大崩潰。「財富建立在市場下行時,在市場上行時積累。」他寫。

但是,卡拉卡尼斯的這些警告只針對這些年輕企業。對那些科技巨頭,他並不認為市場崩潰會帶來任何負面影響:

(市場崩潰後)獲取客戶、優秀員工以及購併的成本都將會直線下降,這就使那些實力雄厚、資金充足的公司更勢不可擋。想想 Netflix、Google、Facebook 和亞馬遜!

根據美國知名量化投資機構 Research Affiliates 2010 年一份研究,史上規模最大的公司,10 年發展後有三分之二會最終泯然眾人,連行業平均水準都達不到。這份研究的名字叫做「太大以至於不能成功」(Too big to succeed)。

▲ 各板塊公司 10 年後的市場表現變化。(Source:Research Affiliates,2010 年)

這樣的魔咒是否也會發生在現在的科技公司身上?答案可能不會那麼簡單。

看看這些科技巨頭的財報:研發投入不斷增加,這些研發不像過去的科技公司,是為了更快設計出產品,以最快速度賣給市場獲利。

《華爾街日報》最近一篇文章,引述多名經濟學家說法稱,現在的科技巨頭,在科技的投入很多是為了擁有自己的硬體、軟體及平台,避免對其他同行的依賴。但與此同時,曾可快速在全部行業推廣的技術,現在封閉在各科技巨頭內部,進而導致各家公司之間的生產力差距越來越大。

充足的現金讓科技巨頭快速擴展業務,收入來源也變得越豐富;而強大的生產力優勢,則讓他們提前布局充滿潛力的未來業務,比如自動駕駛、AI 等。

最新財報中,Facebook 增速雖然下降,但買來的 Instagram、WhatsApp 增長依然強勁,且剛開始為公司貢獻盈利。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第二季支出高達 54.8 億美元,與同期相比翻倍,這巨額資金主要用於支援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研發。

事實就是,在科技網路行業,強者愈強。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不會看到這些科技巨頭衰落,只會看到他們在生活中的存在感越來越明顯。這究竟是不是好事,還很難說。

(本文由 PingWest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