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ft 終於上市了,但更說明網路叫車真不是好生意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4 月 02 日 7:45 | 分類 共享經濟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yft 終於上市了,但更說明網路叫車真不是好生意


虧錢上市的公司並不少見,但越臨近上市卻對盈利藍圖越沒把握,卻不妨礙市場熱情追捧的公司,Lyft 絕對是目前最好的代表。

身為網路叫車第一股,Lyft 在 3 月 29 日登陸那斯達克,開盤價報 87 美元,比 IPO 發行價 72 美元上漲 21%。一天交易結束後,Lyft 收盤最終漲 8.74%,收於 78.29 美元,首日交易量達 7,000 多萬股,市值為 222 億美元。

然而發行價一路上調、首個交易日暴漲開盤的背後,Lyft 和即將加入成為上市公司的 Uber,以及原本可能加入的滴滴代表的「網路叫車」生意,卻沒有進入最好的時代。

首個交易日的火熱無法掩蓋網路叫車生意越來越明顯的結構性問題。

無法持續的商業模式

沒人否認共享出遊、網路叫車是改變人類外出及帶來巨大便利的偉大創新,但同時也必須承認,發展多年後,這個生意模式看起來越來越沒有持續性,這些公司講述的「增長大過盈利」故事,也越發可疑。

對追捧的人來說,隨著 Lyft 繼續保持增長,盈利終究有一天會到來。亞馬遜、Facebook 等都是參考先例。

Lyft 的招股書卻顯示,2018 年營收增速達 104%,但虧損(稅後)也由 2017 年的 6.9 億美元激增 38%,到 9.53 億美元。這明顯與看好 Lyft 的人所堅信的「增長最終會帶來盈利」趨勢相反,Lyft 的高增長並沒有幫助減輕虧損。

亞馬遜上市後近 10 年,選擇將收入大部分再次投入研發和擴展新業務,導致前期虧損。同樣的,對看好 Lyft 和 Uber 等公司的人,似乎只要停止補貼大戰,也可以盈利。但問題是,當網路叫車沒了價格優勢,注定流失大量用戶,最終失去規模效益而可能依然無法盈利。

滴滴去年遭遇正說明網路叫車這個生意模式本身的脆弱。原本已開啟上市計畫的滴滴,因連續負面事件,不僅上市無望,且虧損也在 2018 年再次回到百億級,年底不得不裁員調整。

同樣的,終於能上市後,Lyft 自己也對盈利沒信心。上市前接受彭博社採訪時,Lyft 創始人明確表示,Lyft 自己也沒有盈利時間表。幾年前,Lyft 還堅信能透過規模效應盈利。若對目前的商業模式有些信心,可能不會如此表述。

究其原因,Lyft 等網路叫車的生意,並不是亞馬遜式的「先虧損後大規模盈利」故事,兩者本質上就不同。如果說當年亞馬遜對增長的堅持,有種頂著市場巨大壓力最終成功的主動意味,那麼 Lyft、Uber 乃至滴滴等,如今對增長的強調,則更多像種無奈,甚至某種程度上對盈利沒信心而不得不把增長當成遮羞布。

亞馬遜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可隨時透過削減研發投入和新業務擴展投入,來達到盈利,但這種盈利與不斷增長後的盈利相比,不足為道。亞馬遜堅持的「增長大過盈利」,是為了後來更大規模、更多樣及更可持續的盈利。但現在網路叫車公司對增長的強調,卻是因為他們看到在現有商業模式下,盈利在短期(甚至長期)沒有希望。如今的商業模式又對資本極度依賴,只有維持住好看的增長,才可能一直有錢燒。

因此,美國市場排名第二的 Lyft 拚了命也要搶在 Uber 之前上市。因為他們都知道,VC 已不願意繼續燒錢,而公開市場的資金也不會那麼慷慨。

為了「講故事」而發展的新業務

為了更快盈利,Lyft、Uber 及滴滴都在嘗試拓寬業務,提供更多收入來源。無論收購共享單車、發展自動駕駛,還是滴滴近年大力發展的國際化業務,都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但這些新業務首先面臨同一個問題:很難短期就盈利。

比如投資自動駕駛,是為了「擺脫駕駛」,這在理論上的確能幫助網路叫車公司節省開支。根據 Lyft 招股書,71% 投入花在駕駛身上,如果這些錢都能省下來,Lyft 當然可以盈利。因此,Lyft 選擇開放自家平台,和其他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合作,Uber 大力投入自動駕駛研發,滴滴也在矽谷建立實驗室,大手筆招兵買馬研發自駕車。

但理論卻無法變成現實。首先,自動駕駛技術很難短期大規模普及,甚至業界最領先的 Waymo 看來,無差別自動駕駛基本不可能短期達到。另外,當可用自動駕駛代替駕駛後,駕駛投入的確會減少,但增加的投入卻是更多研發、維護等。這些帳也需要認真算清楚。

此外,由於目前這種商業模式不可持續,也導致新業務無法得到穩定支撐。估值最高的 Uber,損失 20 億美元後將中國業務賣給滴滴,之後又以同樣方式,將俄羅斯市場賣給 Yandex,將東南亞市場賣給 Grab,國際化嘗試屢屢失敗。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滴滴對國際化的堅持。在巴西和澳洲等地連續推出服務,並且公司裁員中,仍強調國際化業務的重要性。但國際化並不是本土業務蒸蒸日上的「學而優則仕」,反而更像為了維持增長的被迫選擇。經歷連續負面事件後,滴滴上市計畫擱置,中國業務也受到嚴重衝擊,這樣的情況下,出海故事顯然可以讓估值不至於受到更嚴重衝擊。且若能挺下去,滴滴終究要去海外上市,國際化業務也能講一個更好聽的故事。

在這樣的思路下,網路叫車公司自然沒時間將精力花在提升服務、推動交通智慧及環境保護上。現在第一家網路叫車上市公司誕生了,但這並不是瘋狂燒錢不合理模式的結束,就像彭博評論所說,這只是網路叫車業「剩餘生命的開始」。

(本文由 PingWest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Lyf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