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 MIC 洗成 MIT,經濟部已對 6 案開罰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22 日 9:35 | 分類 國際貿易 , 財經 , 金融政策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嚴防 MIC 洗成 MIT,經濟部已對 6 案開罰


嚴防中國產品透過台灣洗產地,經濟部表示,至今已查獲 15 件洗產地案,已對 6 案開罰,依情節裁處,最高可罰新台幣 30 萬元。

美中貿易戰開打逾一年,經濟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已與財政部、交通部等合作,透過加強查驗出口產地標示、嚴懲產地標示不實業者等措施,避免台灣成為「洗產地」的受害者,影響對外貿易利益。

貿易局說,自去年 10 月開始,海關已陸續查獲 15 件洗產地案,查獲塑膠產品、不鏽鋼品、靜電標籤、電腦、手錶、矽二極體、試紙、機械等 11 件產品屬課稅區及物流中心產地查獲標示不實,2 案偽標產地及 2 件海關出口報單產地申報不實。

貿易局官員表示,目前已裁罰課稅區 6 件偽標案件,本次開罰案件最高罰鍰為 6 萬元,其餘4件正調查中。另外,物流中心(不鏽鋼產品)個案,因進口商主動發現後自行申請退關,所以並未處分,至於其他海關主管案件,則由海關裁罰。

貿易局官員指出,經濟部已提案修訂貿易法,擬將違反原產地規定裁罰金額從 3 萬元至 30 萬元,提高為 6 萬元至 300 萬元,並訂定「吹哨條款」,增列檢舉獎勵規定,行政院已通過,將交付立法院。

(作者:蔡芃敏;首圖來源:經濟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