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件小小「家務事」竟然撼動中國的國際地位?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11 月 17 日 12:00 | 分類 中國觀察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這兩件小小「家務事」竟然撼動中國的國際地位?


今年 8 月以來,兩件「家務事」竟然牽動到中國未來的國際地位。過去,民眾「愛儲蓄、少借錢」的習慣,已開始逆轉,恐將影響到「一帶一路」等大型計畫的推動,連中國政府都不得不小心看待。

今年 8 月,中國家庭的存款餘額年增率微降為 8.3%,終結了連續 39 年超過 9% 的紀錄,這個訊息也引起中國網友議論紛紛。

《華爾街日報》更觀察到,除中國家庭存錢愈來愈少外,借錢卻愈來愈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資料也顯示,中國家庭的債務總和占全國 GDP 54%,估計至 2024 年時,將攀升到 68%。

其實,向來中國的家庭相比美國,更傾向努力賺錢儲蓄,借貸占比 GDP 也偏低,但近年來,存多借少的趨勢已開始反轉,才會引起外界踹測,《華爾街日報》則歸納分析出三大主因。

原因一〉中產階級開始享受美式生活

這幾年來,中國孕育出許多富有的中產階級,開始過著貸款買車、出國旅遊等美式生活,導致個人債務不斷增加,並侵蝕了儲蓄,而這種行為在 10 年前並不多見。

原因二〉有土斯有才  僅剩還不完的房貸

房貸是中國貸款增加的主因,而多數中國家庭都買兩套或更多的住房。為何會買超過一套?主因是「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深植人心,房地產成為中國民眾的熱門投資標的。

不論自住或投資,資金缺口多數仰賴貸款來填補。因此,不管是懷著成家夢或炒房致富,背後都是還不完的房貸。

目前中國的中等收入者,平均每人要花 22% 的所得來還房貸,低收入者的占比更高達 41%。

原因三〉政府為活絡經濟  鼓吹民眾消費

與其將錢存銀行,提供借貸市場更多資金,如果民眾能直接消費,更能活絡市場經濟。加上中國高度的儲蓄率,也可能導致「過度儲蓄」的風險:讓產品供過於求、業者無利可圖,最終導致經濟趨緩。

加上這兩年的中美貿易戰,中國的出口明顯衰退,中國政府轉向鼓勵民眾「少儲蓄、多消費」,提供企業更多經營與創業的動能。

中國國務院也在今年 8 月底提出 20 條提振消費信心的政策,希望釋放如汽車等市場,開啟被儲蓄封住的消費潛力。

▲ 民眾消費與生活方式的改變,進而影響中國舊有的儲蓄習慣。

中國的儲蓄與借貸  牽動世界格局

《華爾街日報》也指出,靠著過往累積的龐大儲蓄,中國得以快速興建超過 9,300 公里的高鐵,並且連年增加國防預算,目前已達約 1,700 億美元(約台幣 5 兆 1,533 億元)的規模。

對外,中國也購買大量的美國國債,並援助世界各國,擴張國際影響力。

不過,現在的中國正處於轉折點。由於儲蓄減少,恐將導致可運用資金下降,甚至還會影響到「一帶一路」等重大計畫的擴張性。

過往充沛的銀彈是政府應對困難的利器,當能動用的儲蓄愈來愈少時,代表中國政府在面對如中美貿易戰、人口高齡化等風險時,財務運用的彈性將不如往昔。

儲蓄與借貸,這兩件原只是民眾的家務事,讓中國政府在面對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時,不得不格外謹慎小心。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