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總研:日企找出路,台灣最麻吉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11 月 25 日 8:30 | 分類 國際貿易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野村總研:日企找出路,台灣最麻吉


「大約 5 年前,日商對台投資開始出現變化,不動產和零售業的動作尤其明顯。」熟悉日商投資台灣趨勢的台灣野村總研諮詢顧問公司總經理張正武指出。

近年來日企爭相來台,例如不動產集團在台灣開 Outlet 或飯店等商業設施,藥妝店以及各大品牌的牛丼和迴轉壽司等餐飲業也都到齊。分析其中原因,除了台灣有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來自日本國內的壓力,因為日本人口高齡化,市場飽和,迫使企業不得不到外國找出路。

張正武指出,其實台灣不一定是他們進軍海外時的首選,因為台灣市場畢竟不算大,他們可能到中國或東南亞設點之後,再到台灣;但卻發現原來台灣市場其實發展相當順利,因為台灣的消費習性、生活習慣或想法和日本相近,使得日商相對容易設定商品的定位。若再加上政府的協助,就會吸引更多日商投資台灣。

海外市場怎麼挑?台灣未必是首選但最順利

除了台灣人熟知的服務業品牌之外,製造業也有不少資本合作案。例如日本愛克工業收購日勝化工 50.1% 股權;中美冠科與日本 JSR 公司及 Gallo Merger Sub Corp 簽署合併協議進行反三角合併,成為 JSR 100% 子公司;日東紡收購建榮 47.65% 股權;日本電產收購超眾 48% 股權。今年日立製作所則公告指出,已透過全資子公司台灣日立電梯公司公開收購永大機電 28% 的股權,加上原有的股權,共握有已發行股數的 39.7%。

張正武指出,日本製造業的水平整合性很強,因此業務內容很多元,例如建築、鐵路工程等系統的統包技術很強,提供的是一條龍的製造業;反觀台灣企業,可以垂直整合,但水平整合力弱,而且企業通常有多樣化產品,卻不夠深入。

日商向來做的是綜合性的整體考量,而且眼光放遠,會在全世界布局,找上下游的零組件技術,加上有些企業第二代不願接班,如果台商的技術或市場能和日商互補,日商就會直接參股或購併,「日商買的是未來」。例如日立加碼投資永大,單純就是因為日立和永大機電的合作關係已經 50 年,是長久以來的夥伴,而且永大在中國深耕已久,有助於日立在中國和亞洲拓展事業版圖,因此決定投資。

許多人認為日商進軍中國前,會找同樣使用中文、文化相似的台灣企業攜手合作,以降低陣亡機率。不過張正武認為,那是 15 年前的狀況了,當時台商還有一定的競爭力,但現在中國甚至有些產業還值得國外學習,例如無人店舖等。也有人認為台日可以一起進軍東南亞,但實際狀況是,如果不是早已在東南亞設廠的台商,兩個新手一起去攻東南亞市場,成功的機率不會變高。

台灣優勢在這裡!智慧機械產業發展新願景

而且台灣廠商會遇到的問題,例如土地難尋、人力不足等,日本如果來台投資,也同樣會遇到;如果說用自動化來解決,那麼在其他地方也可以自動化。因此說穿了,台商如果沒有足夠的競爭力或特定的利基,並不會吸引日商來投資。

經過這些年的各種考驗,能生存下來的台商勢必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就像誠品到日本展店,其實台灣的實力也受到一定的認同。除了個別企業之外,台灣要提升整體競爭力,必須找到自己的定位,張正武認為,5+2 產業中的智慧機械,就很有機會。此外,政府應該描繪中長期的願景,加快腳步解決人力、教育等問題,才能協助企業繼續維持台灣的優勢。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