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病毒,戳破台幣 2,429 兆元堆砌的榮景假象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4 月 19 日 11:00 | 分類 國際金融 , 財經 , 金融政策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一株病毒,戳破台幣 2,429 兆元堆砌的榮景假象


新冠疫情大爆發,全球瘋狂救市,宛如金融海嘯重演。12年前,各國強打經濟特效藥,總計用等同台幣 2,429 兆元鈔票堆砌出「經濟復甦」的假象,但如今面臨新冠疫情時,幾乎無「藥」可用。怎麼辦?

歷史,不斷重演!全球用了台幣 2,429 兆元的鈔票,才堆砌出 10 年的經濟繁榮景象,竟被一株名不見經傳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打回原形。

就在 2 月 12 日,美國投資人好不容易迎來道瓊盤中的歷史新高 29,568.57 點;距離美國總統川普設定的 3 萬點「連任」指標,也僅一步之遙。孰料 3 月疫情大爆發,美股重挫 11,000 點,全球股市也宛如保齡球般全倒(Strike)。

連台股維持 2 年多的萬點行情,也在 3 月 16 日被打破,收在 9,717.77 點。3 月 19 日更創下盤中最低點 8,523.63 點,累計今年以來最高至最低點的跌幅達 30.1%,投資人無不哀鴻遍野。

景氣大泡泡,陷入惡性輪迴

3 月 3 日,美國聯準會(Fed)率先因應新冠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宣布調降利率 2 碼(1 碼為 0.25%),但投資人不領情,股市最終下跌 785 點;3 月 15 日再降 4 碼,趨近 0 利率,16 日股市以「大跌 2,997 點」回報。

各國開始大撒幣,祭出降息、補貼或發放消費券等政策。美國也再次啟動 QE(量化寬鬆政策),原先擬投 7,000 億美元(約台幣 21.25 兆元)買債券,後又改為無限量 QE;歐洲央行(ECB)已預備 7,500 億歐元(約台幣 24.45 兆元)收購政府與企業債;台灣則推出台幣 1,000 億元的紓困方案。

目前金融市場的劇烈變化,是否似曾相識?沒錯,宛如金融海嘯的跑馬燈重現世人眼前。

當時各國強打「特效藥」快速穩住危機。熱錢四溢、導致商品價格翻升、主要城市房價飆漲,全球股市更屢創新高,連台股也在 2017 年 5 月 1 日迎來久違的萬點行情。

但,為何全球經濟大泡沫,這麼輕易就被一小株病毒戳破?

「這是對抗 2008 至 2009 年金融危機衝擊所種下的因,才有今天的果,」台經院國際處研究員暨景氣預測中心副主任邱達生嘆口氣說,「這 10 年來全球經濟是虛胖的,是用錢撐起來的,實際的經濟需求並沒有回來,才會很快被打回原形。」

為何金融海嘯後的景氣復甦是靠鈔票堆出來?當各國面對危機時,最常用 2 種工具,第一招就是貨幣政策,先降息讓企業、個人取得低廉資金,以刺激投資與消費。但銀行怕踩到地雷不願意放貸,美國只好推出 QE1(第一次量化寬鬆政策),讓市場資金充裕,再連發 QE2、QE3,各國也跟隨祭出貨幣寬鬆政策。

以美國為例,當年利率維持在 2006 年 6 月 29 日的高點 5.25%,因應危機衝擊,利率快速降至 2008 年 12 月 16 日的 0~0.25%,其他主要國家央行也大都以 0 利率應變,提供給想創業、投資、買房民眾低廉的資金。

當時各國央行大撒錢,吹出景氣大泡泡,卻也帶來各種後遺症。首先是「以鄰為壑」,聯準會降息後,熱錢逃出美國,尋找有利可圖的投資標的,帶來新興市場的蓬勃發展,各種以區域、貨幣為包裝的商品,大量吸引熱錢進場。「很多人就這樣順風順水過了 10 年,輕鬆賺了不少錢,」但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也說,待美元升息後,熱錢轉出新興國家,游進美國銀行,造成當地幣值大貶,金融市場動盪。

接近 0 的利率,讓借貸、經營成本來到歷史新低,假設原有 4% 企業應被淘汰,卻因 1% 的利息而活下來,這些人又未經歷過景氣循環考驗。李鎮宇預估,這一波很多中小企業將在疫情衝擊下陣亡,連部分被捧成「神」的知名企業家,也有可能從神壇上走下來。

富達投信投資處主管張翠玲表示,每次遇到金融危機,政府和央行都會介入,扮演主導角色,因提供過低的利息資金,反讓抗體弱的「僵屍」企業仍可苟延殘喘,一旦遇風浪很容易出問題並引發恐慌。

2008 年金融海嘯救市的第 2 招,就是推出振興景氣的財政政策,直接給企業、個人銀彈,例如減稅、現金補貼、消費券等。當時美國就推出 7,872 億美元的「復甦與再投資法案」;日本也砸 27.3 兆日圓救市。

中國投入最多,除中央釋出 4 兆人民幣,外傳各省領導為搶業績,也透過融資平台,巧立名目借貸約 4 兆人民幣,擴廠生產、搶蓋捷運、高鐵等建設。

這正是 2009 年各國經濟表現不好,唯獨中國逆勢成長的主因。邱達生分析,中國為彌補輸出衰退 5.3% 的大缺口,用固定投資(成長 24.1%)硬撐出經濟成長假象。「政策逆勢操作,保住了面子(經濟成長 9.4%),卻嚴重內傷。」

「內傷」就是各省大量製造鋼鐵、水泥等原物料、大舉開發,配合極致寬鬆信貸,導致地方、企業債務攀升、產能過剩。其中,又以企業債最棘手,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資料顯示,企業債占比 GDP 從 1995 年的 81% 攀至 2019 年 151.3%。

2014 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推「一帶一路」,藉此去化產能庫存,但成效有限。台新產經策略研究部資深協理王凱民說,中國不斷去槓桿、去庫存與調結構,但產能依舊過剩,過剩率從 2007 年的 0% 增至 2015 年的 13%,水泥與鋼鐵等產業更超過 30%。

張翠玲指出,2008 年金融風暴後全球經濟復甦相對脆弱,從平均經濟成長率能看出端倪,1920 至 2019 年全球平均 GDP 為 3.3%;2010 至 2019 年是 2.3%。其中一項原因是資金流入金融市場推升資產價值,並未實質嘉惠勞動族群和實體經濟,削弱經濟成長率難回到歷史平均水準。

匯率競貶潮,全球吞苦果?

2008 年各國央行因應金融危機,用力過猛,今年故技重施再用降息救市,猶如出現「抗藥性」,反應冷淡。李鎮宇說,當初聯準會將利率從 5.25% 降至 0% 很有感,現在從 1.25% 降至 0%,怎麼可能會有感。

儘管如此,各國仍擠出預算推振興方案,以應變新冠疫情衝擊,但全球早已債臺高築、出現財務危機。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的資料顯示,2008 年全球債務還不及 180 兆美元,占全球 GDP 280%,最新估計 2019 年底將達 260 兆美元(約台幣 7,894 兆元),如以全球 77 億人口計算,平均每人負債近台幣 102.5 萬元。

這 10 年來,外界所看到的經濟榮景,正是各國膨脹債務救市的結果,從 2009 年至 2019 年,全球共增加 80 兆美元的債務(約台幣 2,429 兆元),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錢還是得由全球民眾埋單。不管男女老少、貧窮富有,平均每人負債台幣 31.55 萬元。

最近經濟學家開始探討 QE 到底是對還是錯?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是否玩過頭?還是反應太慢?或許從這次因應疫情對經濟衝擊的結果,能找到答案?

經濟危機如同病毒疫情,2008 年各國用「特效藥」救市,成果立即且明顯,卻也導致今天面臨新冠疫情時,幾乎無「藥」可用。

歐元區早已是 0 利率、日本為負利率,連最謹慎的台灣央行日前也降息至 1.125%,跌破彭淮南時期金融海嘯的防線,主要貨幣國家幾無利率調降空間。

最令專家擔心的是,美國再度開啟貨幣寬鬆大門(釋出更多資金到市場),且額度無上限,已促使各國不得不跟進,勢必掀起新一波的匯率競貶浪潮。邱達生指出,聯準會寬鬆措施衍生的資金大多會進入新興市場,營造供給創造需求的假象;一旦政策轉趨緊縮,資金將回流美國,屆時又是新興市場災難的開始。

在各國的努力下,新冠疫情終有一天會結束,但全球 7,894 兆的債務危機已迫在眉睫。用銀子打造的景氣雖亮麗卻是虛胖假象。當務之急,唯有逐步健全政府與企業的財務體質,才有機會迎接下一波景氣的來臨。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