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漲勢被逼出來的?散戶必看三大投資風險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14 日 12:00 | 分類 理財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台股漲勢被逼出來的?散戶必看三大投資風險


台股 6 月站穩「萬一」關卡,散戶持續大膽買進,網路社團喊買聲量也沒少過,但法人卻縮手,法人看到哪些我們沒看到的風險?

時序 6 月,逾千家股東會登場,散戶等不及公司派作多行情,早一步瞄準黑天鵝「武漢肺炎」,搶賺財務重分配的難得機會財。

台股這波破底翻紅,指數從 8,523.63 點收復萬點,僅花 12 個交易日。縱使歷經多次修正,多頭轉趨保守,台股陷入「萬一保衛戰」,不畏華為禁令、港版國安法爭議,散戶仍自立自強,持續大舉買進,也讓融資餘額挑戰 1,200 億元水位。

散戶成為台股的最大買盤,全球各國也不例外。「銀行利率和債券殖利率太低,讓股票相對投資價值浮現,導致民眾將手頭資金轉入股票市場。」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分析,若以目前市場諸多變數來看,未來 6~12 個月長期,股市維持有利。

這不代表沒有投資風險。曾看好台股高殖利率的外資,在這波疫情一路賣,今年 5 月調節 1,517 億元,站上今年來單月次高,累計今年以來賣超 6,627 億元。朱晏民指出,「各國政府因應疫情大動作,美國推出刺激方案、聯準會無限 QE,讓股市出現快速反彈,反彈太快、幅度太大,是法人縮手的主因。」

風險 1》台股區間震盪,靠弱勢股補漲維持人氣?

今年究竟有無股東會行情,法人口風很緊,卻一致認為:「萬一關卡」是指標。不過這道防線自 4 月底以來,已反覆測試 4 次(4/30、5/11、5/21、5/27),看在宏遠投顧副總經理陳國清眼中,這是警訊。

「以台股跌深反彈的歷史經驗來看,大致在第 8~13 週反彈過程,可看見大盤指數或最先上漲強勢股的高點,面對後續利多,通常大盤指數高點也不會漲太多,反而以類股輪動小幅墊高指數。」陳國清認為,台股近期高點落在 11,000 點附近,沒有突破太多,就是典型例子。

但近期部分個股頻傳股價創高消息,吸引投資人追價。陳國清提醒,類股輪動讓最先上漲的強勢股開始下跌,弱勢股以補漲維持人氣,「類股輪動節奏已接近尾聲,縱使少數個股大漲,要當心放完煙火伴隨利空消息,導致輪動格局翻轉股價表現。」

此外,疫情還沒結束,黑天鵝一隻隻跳出水面,散戶當家作主,任何風吹草動就可能形成股價波動,可預期台股持續朝區間動盪走勢。

風險 2》全球經濟復甦不同調,企業營利疫外變數?

各國為挽救經濟,陸續解封,世界衛生組織特使納巴羅(David Nabarro)示警,病毒還沒消失,人類必須做好新冠病毒可能二度爆發的準備。

「大多數國家有了今年初經驗,面對二度爆發應該不會過度恐慌,若再出現大規模疫情,才有可能讓全球經濟復甦腳步放慢。」新光投信董事長劉坤錫從上市櫃業者回報消息透露,市場恢復的狀況似乎優於預期,尤其是在歐美地區市場。

朱晏民也持相同看法,「第一季是谷底,第二季因疫情重災區由中國轉移至歐美地區,企業營收在第三季開始逐步反彈。」他認為,市場復甦力道較慢,仍會呈現慢慢好轉的情勢。

不過樂觀中仍存變數。陳國清認為,這波疫情造成失業率增加,若消費需求萎縮衝擊企業營利,可能會使全球經濟向下調整,甚至進入「W 型復甦」,也可能讓全球股市出現 W 型調整,「但第二隻腳不會低於第一隻腳」。

風險 3》中美貿易戰 2.0 版,散戶對老議題免疫?

這波疫情讓中美情節再起,尤其疫情爆發後,各國箭指兇手就是中國,法人認為這是「美中貿易戰 2.0 版」的第一戰。「5 月底,華為事件和港版國安法接踵而來,加深兩大強國展開新一波攻防大戰,投資人對後續動作要留意。」劉坤錫分析。

回顧 2019 年中美貿易戰,台廠受惠轉單效應,但陳國清認為,樂觀者認為延續上次經驗,台灣可能出現去中化及去美化轉單,或者香港資金流入,但有無真正的轉單效應還要觀察。

面對中美衝突的負面消息,台股過去兩週並未出現明顯拉回。朱晏民提醒,「散戶持股意願高,但不得不重視這個老議題可能是潛在影響因子,因為今年 11 月美國總統大選,兩國衝突持續升溫已不可避免。」

今年,恐慌氛圍沒有解除,台股行情已經醞釀一大段,但「疫」外風險有如滾水冒泡一一浮現,美國境內更爆發種族衝突,下半年變數猶存,散戶有必要居安思危,重新檢視手中的股票配置。

「千萬別賺了股利,賠上價差,」法人提醒。

台股目前漲到年線,卻在價位壓力上呈現震盪走勢。散戶進場前,不妨關注個股在大環境下基本面的營運前景,法人也建議:股價合理性也是另一觀察指標。

此外,「股優於債」仍是法人普遍對下半年的布局展望,但劉坤錫提醒,南美洲和非洲地區在這波疫情鮮少受國際注目,縱使兩地疫情轉好不會為全球經濟帶來關鍵性影響,卻可能拖累當地復甦進度,「投資人的資產配置,要留意亞洲以外的新興市場,疫後經濟的復甦速度。」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