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融科技專利數,大幅落後美韓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3 月 02 日 15:38 | 分類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台灣金融科技專利數,大幅落後美韓


立法委員曾銘宗 1 日舉辦金融科技專利公聽會,指出台灣金融業不重視金融科技專利研發,申請金融專利件數相當少,當心未來外資企業在台築起專利壁壘。

從全球競爭角度來看,以美國金融業者最為積極,專利數量排行榜前 5 名,有 4 名來自於美國,如 VISA有 1,342 件、美國銀行 1,052 件、萬事達卡 808 件與摩根大通 532 件。

數位時代配圖

▲ 全球金融業者金融科技專利排行,美國表現最佳,日韓緊追在後。(Source:Relecura IP Intelligence Report &The Banker Top 1000 World Banks Report)

值得注意的,除了美國外,南韓業者專利數量也相當多,在亞洲國家中,表現亮眼。南韓新韓銀行(Shinhan Bank)以 907 件專利,名列第 3 名,而中小企業銀行(Industrial Bank of Korea,IBK)以 232 件名列 11 名,友利銀行(Woori Bank)以 206 件名列 13 名。

南韓不僅金融業者注重專利,科技公司也致力於專利申請。如南韓 SK 電訊(SK Telecom) 、三星與 LG 等公司也都有大量金融科技專利。

台灣和南韓相比差距甚大。根據公聽會數據,台灣金融科技專利數量,第一名為擁有 61 件專利的喬美國際網路公司,第二名則是擁有 50 件專利的富士康集團。台灣金融業的專利相當少,如國泰世華僅 12 件,中國信託銀行僅 4 件。

數位時代配圖

▲ 除了美國與南韓業者,中國公司在專利布局也相當積極,阿里巴巴集團擁有 143 項專利,在台灣則已經有 36 項專利申請通過,主要著重在支付架構類與商業類,例如購物、拍賣或電子商務。(Source: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不過,公聽會也指出,「南韓與中國等業者雖然在金融科技專利數量表現亮眼,但專利使用範圍侷限在中韓本土市場,非國際性布局,台灣業者申請相關專利還有空間。但美國業者為國際性專利布局,在金融活動愈加全球化的時代,未來恐在台形成專利壁壘。」

公聽會指出,台灣金融業不重視金融科技專利研發,所以申請金融專利件數相當少。「金融業的 IT 部門著重 IT 系統的維運,而非金融科技產品的研發,加上相關人才缺乏與專利審核時間較長,銀行在新產品上線的時間壓力下放棄專利申請,所以申請金融專利件數相當少。」

註:此處所指的金融科技專利,泛指支付、存貸業務、數據分析、物聯網、雲端計算、虛擬貨幣、資訊安全等領域。

(本文由 數位時代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