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洲戰略──未來 7 國關鍵報告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5 月 07 日 0: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國際貿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大亞洲戰略──未來 7 國關鍵報告


500 年前,勇於航向未知的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不僅替自己創造驚人財富,也幫西班牙突破經濟困境,再創海上霸權。2016 年,實質薪資倒退 16 年的台灣年輕人該航向何方?

《商業周刊》 與台灣經濟研究院獨家合作,整合超過 20 份國內外權威機構報告與專家學者意見,篩選未來 10 年最具成長潛力的淘金新戰場,發展出台灣年輕人的「大亞洲戰略」。

這裡的大亞洲,主要指中、日、韓、港、星以外的新興市場,基於 4 個理由:地理鄰近性高、啟動成本低、內需市場潛力大,台灣人具備相對優勢。

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由於市場成熟,基期已高,成長性有限,還可能面臨衰退風險。

非洲、拉美,雖內需成長驚人,但因地理距離台灣較遠,交通與運輸成本高,且文化、語言、風俗習慣與台灣落差大,需相當資源與人脈較易著陸。

至於中國,內需市場雖然龐大,且語言文化相似性高,對台灣人來說,卻很可能是一塊看得到但不見得吃得到的大餅,原因是相對優勢不再。

即將接任國發會副主委、現任台經院副院長龔明鑫觀察,早年台商移動到中國,是因語言相通、勞動力低廉。但許多企業沒乘機累積研發實力,提升競爭門檻與附加價值,進行產業升級,反沉迷低成本帶來的利潤,回流的資金則大舉進入房市置產。

這,就是造成台灣薪資 16 年不漲,房價卻不斷飆升的主因。

如今蔡英文政府即將上任,值此新舊交替、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商業周刊》提出台灣年輕人的「大亞洲戰略」,龔明鑫認為,這對台灣未來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事!」

然廣義的亞洲包含五十餘國,哪些才是未來 10 年值得台灣年輕人前往發展的新戰場?

我們從 3 個量化指標(人均 GDP、經濟成長率、人口數)進行篩選,再參考美國傳統基金會的經濟自由度、世界銀行經商環境、世界經濟論壇競爭力等指標。從亞洲約 50 國中框架出,未來 10 年最具成長潛力的黃金象限。

 

7 國出列!投資門檻低,機會更多

根據上述條件,我們篩選出菲律賓、印尼、越南、緬甸、印度、斯里蘭卡、伊朗等 7 國。

這 7 國的未來樣貌,從中國的發展歷程可一窺端倪。2001 年,中國人均 GDP 首度來到 1 千美元,汽車開始進入家庭,住房建設大增,信用借款、金融理財等需求浮現。

如果,你是介於 20~40 歲間的世代,把握人均 GDP 從 1 千到 5 千美元的高速成長期進入該市場,「現在投入十幾年,未來就是跟他們一起賺錢!」龔明鑫說。

 

外資湧入!看好內需爆發力,搶先卡位

除了伊朗因剛解禁,正準備復甦外,其他 6 國過去 5 年平均 FDI 數字,在全球經濟低迷時,均呈逆勢成長。

但當我們搜尋這未來 7 國的台灣年輕人案例,卻少得可憐。根據本刊與 EOLembrain 東方快線共同合作的「20~35 歲年輕人海外工作意願大調查」,24% 受訪者認為未來 10 年發展機會在東協,但實際想去的人僅有 7%。

500 多年後的今天,飛機取代船隊,手機、LINE、臉書,讓人們跨越千萬里也能立即溝通。我們不必航行 70 天就能抵達彼岸。但看似簡單不過的,仍只有少數人去做。

一個迥然不同的大亞洲藏寶圖就在眼前,機會永遠只給付諸行動的人。

(作者:林俊劭、趙維孝;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