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不挺蔡明介?晶心只能含淚上市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7 年 01 月 14 日 0:00 | 分類 處理器 , 財經 , 零組件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台股不挺蔡明介?晶心只能含淚上市


對照匯頂在中國享有 113 倍的本益比,即將於 2017 年第一季在台掛牌上市的晶心,就算頂著聯發科蔡明介帶領的光環,在低迷的台股市場中,反應依舊冷到不行。

由聯發科投資入股 21.34% 的匯頂科技,自 2016 年 11 月在上證 IPO(首次公開募股)以來,連飆 20 根漲停板,最終以 7.7 倍漲幅、170.98 元人民幣作收,本益比高達 113 倍,在 2016 年底完美收官。2017 年 1 月 5 日,就連中國數據寶公布「2016 年度新股造富榜」,匯頂科技董事長張帆因持有匯頂 2.15 億股,市值達 221.26 億元,榮登新股富人榜首。

當「匯頂奇蹟」在台股引爆新一波風暴時,所有台灣 IC 設計公司都在思考著「是不是該去中國了?」

同樣來自於聯發科轉投資的晶心科技,並由蔡明介親自擔任董事長,純度百分百的台灣矽智財(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SIP,以下簡稱 IP)公司,也在 2016 年 12 月通過台灣上市審議,準備於 2017 年第一季上市。

鑽石當石頭賣  企業好委屈

只因為兩地掛牌的差異,晶心完全無法吸引台股市場的激情,現在晶心僅 74 元左右,距離當初登錄興櫃時 103.3 元的最高位置,還有一段差距。

「持有匯頂 2 成持股,這一波的飆漲,至少帶給聯發科約 750 億元的帳面上收益。」許多法人早已將聯發科潛在利益估算出來了,但是很無奈的,看到匯頂的大漲,聯發科可是一點動靜都沒有,這一年股價始終在 220 元附近徘徊。

很明顯的,聯發科的價值已經被低估了,但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略顯無奈的解釋,「台灣股市流通性低,再好的企業,也只能依循這個市場的環境。」他進一步說,匯頂效應對台股而言,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因為如果有心人士想收購聯發科,等於還送一家匯頂,買大送小實在太划算了。

同樣的事情對照即將要掛牌的晶心科技,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家主要股東由國發基金、聯發科旗下的投資公司翔發投資及智原科技等出資,並且由蔡明介親自領軍,主要核心競爭力和全球國際大廠 ARM 相同的專業 CPU 的 IP 廠,現在看來卻引不起市場激情。

假若,晶心和匯頂一樣前去上證掛牌,恐怕又會寫下台股另一頁 IC 設計飆漲傳奇,但放在如今冷颼颼的台股市場,一檔具有國際級水準的公司,至今依然乏人問津。

台新投顧協理黃文清巧妙比喻,由於當前台股成交量低迷,市場本益比評價就自然下滑,也使得好企業的價值容易被低估,甚至會讓其他資本家覬覦,以低價收購。就如同「明明是一顆百萬等級的鑽石,在台灣只賣 10 萬元。」長期下來,絕非好事。

晶心  深耕物聯網 IC 設計

「談到兩岸本益比差很大,仍不免為晶心叫屈。」晶心總經理林志明略顯無奈表示,也不需要一直在這問題打轉,應該回歸到本業上努力,好公司的價值自然會浮現。

一般市場談到行動裝置的處理器,多數人第一直覺就是 ARM 架構的系統單晶片設計,不管是高通的行動應用處理器,或者是由蘋果自行研發的 A7、A8 處理器,都是採用 ARM 架構。

在行動裝置領域中,ARM 可謂是拿下近 9 成的市佔率,絕非晶心可以輕易分食得到。

所以,本土法人提出質疑,不是不給予晶心好的評價,畢竟,在一家如巨人般的 ARM 當前下,晶心未來之路該怎麼走?

「不與 ARM 正面交鋒,一直是晶心的主軸。」林志明說,ARM 在行動裝置地位牢不可破,避開這一塊領域,在車用市場、工業電腦、物聯網裝置、通信、網通、影音等 IC 設計領域,都有可能會是晶心的客戶。

他舉例說,同樣是行動裝置,ARM 可能拿下最主要市場,但最近晶心也接到一種訂單,透過手機物聯網裝置系統,讓手機成為自備卡拉 OK 的裝置,是過去不曾想過的。但在直播當道下,卻是一種全新的概念,這也是因為某一家 IC 設計客戶,採用晶心的架構,所創造出的新商機。

觀察晶心的財報數據,從客戶簽約數不斷成長得知,晶心在物聯網領域的耕耘已見成效。由於 IP 公司的營收大多以 IC 設計公司完成開發後收取授權金,以及在量產後以數量計費的權利金,所以樂觀看待 2017 年晶心的高成長。

事實上,隨著消費性電子產品快速演進,與多變化的需求,凸顯出處理器核心架構在產業的關鍵地位。從聯發科的手機晶片,到匯頂的觸控 IC,和蔡明介這一次親自坐鎮的晶心,很明顯聯發科集團布局愈來愈完整。至於在台股上市本益比偏低的問題,就只能讓晶心無奈含淚掛牌了。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