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總統來了!解讀美股、美元的弔詭走勢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7 年 02 月 11 日 0:00 | 分類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川普總統來了!解讀美股、美元的弔詭走勢


川普總統走馬上任,矢言要讓美國再度偉大,美股已明顯受惠; 但美元走勢卻難以預測,到底強勢美元會不會成為過去式?

在「川普國」,你若不是朋友,就會被當成敵人。支持川普的民眾拒喝星巴克(因執行長蕭茲宣布將擴大雇用難民),反對川普的人則拒搭 Uber(因執行長卡拉尼克原先加入經濟顧問委員會,現已辭去職務)。

更嚴重的是,企業也必須選邊站。亞馬遜、臉書、蘋果、微軟等科技大廠紛紛以捐款或打官司等實際行動,希望勸阻川普總統緊縮移民。奇異、波音等 25 家主要出口商成立「美國製造聯盟」,支持課徵邊境調整稅,與沃爾瑪等逾 120 家反對邊境稅的零售業組成的「零售業領袖協會」大打擂台。

摒除政治雜音,冷靜看待川普政府的經貿政策,至少在近期內,美股和美債會是受惠者。川普選前便承諾用減稅和基建支出來提升經濟成長,工業和營建等傳產股率先為美股點火,助長道瓊工業指數首度突破 2 萬點。最近他下令翻修箝制金融業的「陶德法蘭克法案」,金融股接棒,讓道瓊指數再度回到這個歷史高峰。

2 月初,聯準會召開川普時代首次決策會議,並未急於升息。投資人重新將資金投入美國債券型基金。根據基金追蹤機構 EPFR Global 資料顯示,截至 2 月 1 日的最近 1 週,美債基金淨流入 90 億美元,成為 2015 年第一季以來最佳成績。

至於美元,則是一道難題。川普一直叫嚷著美元太強,《華爾街日報》1 月中旬刊出的專訪,川普說美元「太強,要害死我們了。」月底時他又說,日本和中國等國家利用貨幣貶值來競爭,美國「像一群傻蛋一樣」。他的貿易顧問納瓦洛(Peter Navarro)甚至指責德國利用嚴重低估的歐元來剝削美國和其他歐元區國家。

美元強弱間的難題
口說要弱勢  政策將促升

自從 1990 年代中期柯林頓時代魯賓(Robert Rubin)擔任財政部長以來,歷任政府口頭上皆堅持強勢美元符合美國利益。儘管川普推翻民主黨執政時期的官方說法,金融市場卻很難相信強勢美元已成過去式,因為他的各項政策都可能造成美元走強。

首先,川普政府口頭上似乎主張弱勢美元政策,但這和他的財經政策相違背。假如他確實減稅和擴大基建支出而提升經濟成長,通膨必然跟著升高;高成長與高通膨意味著高利率,這通常會支撐美元升值。

其次,川普要協助出口和抑制進口,理論上將使美元走強。但是,美元升值將抵銷出口商的優勢。BMO 金融集團分析師 Stephen Gallo 表示,美元升值幅度將相當於邊境調整稅的稅率。

傳統經濟理論認為,若一個國家的出口少進口多,該國貨幣便會走強,因為該國需要持有更多他國貨幣以購買進口品。但現實並非如此,因為現在的外匯交易大都是為了投資金融資產,而不是貿易。以美國為例,這幾年美國維持巨額貿易赤字,美元理應疲弱,但實際上已走高了 3 年,主要是外資大量買進美國公債。

有一派看法是,這時川普喊弱勢美元,是口頭施壓,逼迫中國、墨西哥和德國等國增加向美國進口。自川普當選以來,美元指數至本月 3 日仍守住 1.2% 的漲幅。

然而,美元資產的中長期表現將取決於川普政策的實際推展。以金融法規鬆綁為例,全稱為「陶德法蘭克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案」的這項法案,是為了矯正 2008 年金融危機的錯誤,希望達成改革與保護的雙重目標。金融業日後或許不再被綁手綁腳,但這是否意味改革開倒車?消費者還會受到保障嗎?萬一金融危機捲土重來呢?

國際元首通話掀波瀾
安倍識時務  允投資美國

國際社會更是坐立難安。1 月 28 日,上任第 8 天,川普和外國領袖打了一輪電話。他和澳洲總理騰博爾為了歐巴馬時代的難民協定大吵一架,《華盛頓郵報》詳細報導,川普對騰博爾說,這是他當天「最糟糕的一通電話」,最後還摔電話。在和墨西哥總統潘尼亞尼托的 1 小時通話中,川普揚言要派遣部隊去對付「那裡的壞蛋」。白宮官員後來打圓場說,川普是要營造「輕鬆」的氣氛來討論兩國軍隊合作打擊當地毒梟。

雖然川普能把人氣瘋,但美國不是可以輕易斷交的國家。日本政府就表明要用更加靈活的外交手腕來應對。例如,川普當天和日本安倍首相講電話時,要求日本為增加美國國內就業做出貢獻。安倍一再強調日本對美國經濟的貢獻,並隨即宣布日本計劃在本月 10 日的日美峰會時提出計畫,寫明 10 年內投入 1,500 億美元在美國基礎建設投資項目,在美國創造 70 萬份工作。

同時,在川普揚言課重稅之下,許多大企業也陸續宣布在美國擴大投資和創造就業。這些國家和企業不是怕了川普,而是面對川普的另類事實,你需要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安倍宣布的基建投資,很大部分就是為日商爭取在美國的生意。投資人在川普政策明朗化之前,應該謹慎為上策。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