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銀行風興起,歐盟將改寫遊戲規則推動金融數據共享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7 年 12 月 29 日 9:15 | 分類 Fintech , 支付方案 , 行動支付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開放銀行風興起,歐盟將改寫遊戲規則推動金融數據共享


無論是銀行帳戶或信用卡消費等金融數據,過去都只掌握在銀行手裡,很難被金融科技業者所利用,不過近來吹起的開放銀行風,正在改寫這套遊戲規則。

歐洲政府大力推動金融數據共享

即將在 2018 年 1 月 13 日上路的歐盟法案「第二號支付服務指令(The second Payment Services Directive,PSD2)」,帶來最大的改變在於,其要求銀行獲得用戶授權後,開放第三方存取用戶帳戶數據,並能直接透過用戶的銀行帳戶扣款、而不用透過刷卡。

一方面,PSD2 降低金融服務市場的門檻,讓非銀行的金融服務供應商,也有能力和銀行競爭,另一方面也讓消費者有更多金融服務可選擇。

除了歐盟,英國「競爭和市場委員會(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CMA)」也在 2016 年發布類似的「開放銀行計畫(Open Banking)」,要求英國九大銀行在用戶同意之下,讓經認證的第三方組織存取帳戶數據,希望藉此提供更客製化的金融服務。

無論是哪個法案,背後都代表著開放金融數據的時代已經來臨。

在台灣,凱基、中信皆推 API 服務

《CNBC》報導指出,隨著政府政策鼓勵數據開放,銀行也開始積極打造開放應用程式介面(API),提供第三方團體可安全存取用戶數據的管道。對開發者而言,透過這些 API 獲得用戶數據後,可了解用戶帳戶資料、支付習慣和信用歷史等,進而打造自己的產品和服務。

今年下半年起,這股開放銀行風也吹進台灣。

台灣首間推出 API 服務的是凱基銀行,包含 Pi 行動錢包和記帳應用程式 CWMoney 都已採用其生活繳費 API,iCHEF 也導入凱基銀的大數據 API,開發餐廳營運風險預測服務。

此外,中國信託也在 12 月宣布和 IBM 合作推出 API 管理平台,加快異業合作 API 的設計、開發、上線與維運等作業,希望提供開發者社群、App 開發商和 Fintech 業者用於開發各類創新的金融服務。

(本文由 數位時代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