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 Quartz 獲日企 Uzabase 1.1 億美元收購,日本人為什麼積極朝海外購併?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7 月 04 日 8:00 | 分類 app , 數位內容 , 社群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美媒 Quartz 獲日企 Uzabase 1.1 億美元收購,日本人為什麼積極朝海外購併?


「Quartz 已經賣給日本媒體公司 Uzabase」,台灣時間 2 日晚上,這麼一則把自己賣掉的消息,就出現在 Quartz 網站首頁。日本財經資訊新創 Uzabase 為了進一步拓展海外業務,宣布以 1.1 億美元收購美國網路媒體 Quartz。

從這起收購案,不難觀察出日本企業今年上半年不停「買買買」的趨勢,購併金額更是創 1980 年以來同期新高。

日企以 1.1 億美元,收購美國媒體 Quartz

美國媒體集團《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edia)本週宣布旗下網路財經媒體 Quartz 被日本媒體公司 Uzabase 收購,未來一年內《大西洋月刊》將持續從旁協助 Quartz 營運,並保留品牌名稱,且不會裁員。

Uzabase 表示,將視 Quartz 今年的財務營運狀況,以 500 萬美元到 1.1 億美元的金額(現金加股票)收購,這筆交易預計在未來 30 天內完成。

Quartz 為成立於 2012 年的網路財經媒體,目前擁有 215 名員工,包含 100 名記者,每個月有超過 2,000 萬人造訪 Quartz 網站。Quartz 最為人所知的特色,就是 2016 年推出新版手機 App,以「聊天室」型態提供讀者新聞資訊,App 會透過一些提示、GIF、圖表,將新聞拆解,除了讓讀者閱讀新聞時像在跟真人互動,更有助用戶快速消化和理解。

▲ Quartz 在 2016 年推出的新版手機 App,以「聊天室」的型態提供讀者新聞資訊,相當有特色。(Source:App Store

從營運狀況來看,Quartz 跟大多數媒體一樣收入來自廣告,2016 年營收為 3,000 萬美元、2017 年降至 2,760 萬美元,今年的營收預期落在 3,500 萬至 3,800 萬美元之間。不過隨著 Facebook、Google 主宰大部分行動廣告市場,新聞媒體在數位廣告的經營也越來越辛苦,近年像是《紐約時報》、《Business Insider》甚至華文媒體《端傳媒》,都紛紛投入內容付費模式,靠自己的力量創造另一筆收入。

▲ Quartz 為成立於 2012 年的網路財經媒體,目前擁有 215 名員工,包含 100 名記者。(Source:Quartz

Quartz 共同創辦人 Kevin Delaney 以及 Jay Lauf 表示:「這家日本媒體公司想藉由 Quartz,拓展亞洲以外地區市場,特別是付費訂閱業務,因此我們預計,付費產品將成為下一階段 Quartz 最大的收入成長來源,此外這次收購不會有任何裁員計畫。」未來兩位共同創辦人將共同擔任 Quartz 執行長,並向 Uzabase 的共同創辦人梅田優祐匯報。

雖然 Quartz 過去 6 年累積了大量忠實讀者,不過這些讀者是否真能轉換成驅動營收成長的訂閱形式,還是有待產品實際開發出來後才能明朗。

挑戰 Facebook、Twitter,改變大眾閱讀新聞習慣

Uzabase 是一家成立於 2008 年的日本財經資訊新創,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的梅田優祐,先前曾任職於金融機構,因為製作報告常需要查詢財經新聞資訊,但發現市面的新聞聚合器都難以滿足工作需求,因此決定創辦 Uzabase。

2013 年時推出專攻彙整財經資訊的新聞 App「NewsPicks」,共有免費、付費兩種版本,除了幫讀者匯集大量財經產業新聞,更邀請許多業界專家、名人在 NewsPicks 經營社群,讀者可藉由追蹤信任的財經專家,來取得符合自身需求的資訊,現在 NewsPicks 已成為許多日本白領、管理階層喜愛的 App,在日本擁有 400 萬用戶及 7 萬訂閱戶。Uzabase 在 2016 年於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市值達 8.7 億美元。

▲ 專攻彙整財經資訊的新聞 App「NewsPicks」,共有免費、付費兩種版本,除了幫讀者整理大量財經產業新聞,更邀請許多業界專家、名人在 NewsPicks 經營社群。(Source:Uzabase

Uzabase 去年 11 月在美國推出英文版 NewsPicks,希望能撼動人們在 Facebook、Twitter 閱讀新聞的習慣;推出近半年,已達 15 萬次下載,成長速度比日本市場還快上許多。因此未來收購完成後,Quartz 將接手 NewsPicks 在美國的英文業務,Uzabase 收購 Quartz 的目的,不外乎要豐富內容來源、拓展海外市場。

這筆收購案也讓人想起 2015 年《日本經濟新聞》收購英國《金融時報》,當時也是希望透過《金融時報》的影響力,與歐美媒體巨頭能平起平坐,並瞄準海外市場。

國內市場低迷,日企揮軍海外購併

透過觀察也不難發現,「購併」已經成為日本企業近來拓展版圖的重要戰略選項,從數字來看,光 2018 年 1 到 6 月,日本企業海外購併的金額,就高達 2,324 億美元(約新台幣 6.97 兆元),是去年同期的 3.2 倍;購併案件數共 340 起,比去年增加約一成,這數字也創下 1980 年以來同期新高。

瑞士信貸亞太購併負責人 Joseph Gallagher 談到:「我們看到日本將焦點轉向海外,像是金融服務、食品飲料、消費等行業巨頭,都尋求全球擴張,將他們的產品、品牌和專門技術輸出到其他市場。」

談到日本企業海外購併,不能不提日本武田藥品工業(Takeda)今年 5 月以 620 億美元收購英國藥企夏爾(Shire),這筆交易創下日本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海外收購案;今年 1 月,軟銀(Softbank)領軍的投資公司,以 77 億美元收購 Uber 15% 股權;豐田今年 6 月,也宣布投資東南亞叫車服務商 Grab 10 億美元,擴大彼此合作關係;今年 5 月,Sony 以總價約 23 億美元收購音樂發行商 EMI Music Publishing 六成股權,擴充旗下音樂內容 IP 資產,加以鞏固業內領先地位;同時,美國求職網站 Glassdoor,今年 5 月宣布以 12 億美元價格,賣給日本人資公司瑞可利(Recruit)

▲ 光是 2018 年 1 到 6 月,日本企業海外購併金額,高達 2,324 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 3.2 倍。(Source:UZABASE

日本企業不停在海外買買買,是因為隨著人口不斷減少,日本國內市場成長低迷,因此許多日本企業紛紛將資金流向亞洲新興市場,或是市場潛力高的國家,且為了應對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日本企業也不得不走出海外尋找下一個成長機會,維持企業收益的穩定增長。而購併海外公司除了能夠更容易打入當地市場,還能透過結盟彼此的力量,進一步拓展全球市場版圖,這次 Uzabase 收購 Quartz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本文由 數位時代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ZA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