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科技巨頭股價下跌蒙蔽,未來還是他們的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10 月 30 日 7:30 | 分類 Amazon , Google , Microsoft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別被科技巨頭股價下跌蒙蔽,未來還是他們的


最近幾天,微軟、亞馬遜和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相繼發布了財報,主要的財務指標繼續保持增長。其中,Google 截至 9 月 30 日的營收為 337.4 億美元,與同期相比上漲 22%,淨利潤更增長 37%,達到 91.9 億美元。亞馬遜過去一季營收達到 566 億美元,與同期相比增長 29%,盈利達到 29億美元,創下紀錄。

但是在這樣的成績單面前,投資者卻並不領情。

在 10 月 27 日美股盤後交易中,亞馬遜和 Alphabet 不停下跌,Facebook、Netflix 也跟著中槍,一起下跌。

靠「Faang」股票躺著賺錢的時代結束了

於是分析師們開始分析原因。

從表面來看,Google 下跌的原因之一是營收略低於市場預期,另外則是因為投資者對它財報裡的「購買流量」費用不斷上漲感到不滿。

這部分費用指的是財報中的「流量獲取成本」(Traffic Acquisition Cost),Google 的賺錢方式主要靠的是廣告,但在獲取廣告營收之前,它需要先把錢花出去。比如支付給其他網站和應用軟體的流量收購成本,以及支付給蘋果等公司近而「買下」默認搜尋引擎位置的收購成本等。

整個第三季,Alphabet 繼續上漲,與同期相比上漲 19.6%,達到 65.8 億美元。花出去的越來越多,會不會影響賺回來的錢呢?人們表示擔心。

而對於亞馬遜來說,似乎更加「委屈」。儘管多項指標創下紀錄,但投資者開始盯著亞馬遜下一季的預期來看。

下一季將迎來美國的購物季,但亞馬遜預計第四季營業收入在 665 到 725 億美元之間,低於市場預期的 738 億美元,於是人們覺得亞馬遜是沒有底氣。

一名分析師在彭博電視上說,人們總討論亞馬遜究竟是營收重要還是盈利重要,現在看來,是營收。

這真的很氣人。要知道,曾經圍繞亞馬遜的質疑一直是指責它不賺錢總虧錢,如今賺錢了,而且越賺越多,投資者又說它是要看營收的。

(Source:Flickr/Mike Seyfang CC BY 2.0)

其實,這一切並非無厘頭。看起來是為了要回調股價而去尋找理由,背後其實還是人們對這些科技股的態度的改變。

數據隱私的問題越發嚴重,科技公司不僅面對用戶的反擊,更直接的是面對巨額罰款,這使得建立在廣告業務上的商業模式,成本增加,收入下降,似乎從根本上開始受到衝擊。

最近一份華爾街日報的調查就顯示,68% 的美國人希望美國也推出類似歐盟 GDPR 的嚴格數據政策。

此外,貿易戰、美債收益率上升等大環境,都在改變著投資者對科技巨頭的態度。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達成共識:買幾支「Faang」(Facebook、蘋果、Amazon、Netflix、Google)股票,然後躺著賺快錢的時代結束了。

巨頭群聚的雲端市場

與此同時,這些科技公司彼此間的競爭也在加劇。其中,雲端市場成了巨頭群聚的領域,競爭越來越激烈。

微軟的 Azure、 Google Cloud 會繼續在公有雲市場與 AWS 競爭,Google 的生產力雲端服務 G Suite 也要面對微軟365 雲端生產力工具的挑戰。

從此次的財報來看,微軟的增長已經轉向依靠 Azure 等雲端業務推動,而亞馬遜的雲端業務 AWS 在總銷售額中所占比例也繼續上漲,從去年同期的 11% 漲至 12%。Google Cloud 的具體數據並未公布。

但另一個有趣的數據就是,兩家在雲端業務上的增速都出現放緩。過去一季,微軟 Azure 雲端服務的營收與同期相比增長 76%,與上一季 89% 的高速相比有所放緩。AWS 第三季與同期相比增長 46%,低於第二季與同期相比增速 49%。

這說明雲端市場已經過了初期「拓荒」的階段,今後的短兵相接只會更加直接。

在貢獻營收上,微軟官方沒有具體公布 Azure 的貢獻,但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Evercore 的估​​算,Azure 在 2018 財年為微軟創造了 77.4 億美元的收入。而相比之下,亞馬遜 AWS 這一季的營收就達到 66.8 億美元。

目前來看,亞馬遜在雲端市場的地位還是很難撼動。

未來依然在他們手中

不過,在股票下跌的一片哀嚎之外,還是要明確一件事,那就是,股價更多還是反映投資者的視角,因此會更加「短視」。

其實如果拋開這些市場​​相關的新聞,進一步仔細深挖他們的財報,你會發現,未來還是屬於這些公司的。

對於這些科技巨頭,財報中很關鍵的一個數據是研發投入。

筆者統計了這 3 家公司的研發投入,其中亞馬遜最高,為 71.62 億美元,Alphabet 為 52.32 億美元,微軟為 39.77 億美元。

若將研發投入除以營業收入獲得大概的研發投入比,則 Alphabet 最高,為 15.51%,微軟為13.67%,而亞馬遜反而是最低,為 12.65%。

這樣的投入規模,其他公司想都不敢想。而且這些投入都是對未來的下注。

雖然在財報中從來不具體透露研發投入的具體去向,但外界普遍認為 Google 近來的研發很多投入到 Waymo 無人車業務。

(Source:Waymo

在歷次的財報後電話會議上,Waymo 都是關注的重點。Google CFO Ruth Porat 在近日的電話會議上也再次強調 Waymo 已經在鳳凰城進入初期運行階段,公司對它的前景很看好。

而亞馬遜近年來的「帶量」明星產品 Alexa 走紅,背後也是巨額研發投入的支持。

同樣,Alexa 的具體投入在財報中缺少具體數據,但亞馬遜在財報的「本季 highlight 時刻」部分,用了一多半篇幅介紹 Alexa 的新特性以及新合作等。財報還寫道,在深度神經網路以及深度學習等投入大量研究經費的 AI 技術上的研發成果,已經應用到 Alexa 上。

像亞馬遜、Google 和微軟這樣的「大而不倒」的公司,擁有強大的現金流支撐著別人無法匹及的研發投入,最後,未來還是屬於他們的。

也許你現在可以改變一下心態,買一支「Faang」 的股票,然後忘掉它。十年後可能你會感謝自己。

(本文由 PingWest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