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電動車製造外包,外資喊鴻海目標價 151 元、維持「買進」評等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8 月 11 日 9:32 | 分類 財經 , 電動車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看好電動車製造外包,外資喊鴻海目標價 151 元、維持「買進」評等


電動車競爭日趨激烈,這也導致汽車製造商的盈利動能開始下滑,進而使得「製造外包」開始受到這些傳統車廠的重視,因為透過這種方式可協助車廠專注於品牌與銷售管道、降低成本。

高盛最新報告就認為,鴻海將會在這波電動車製造外包浪潮中獲利,因為該公司可提供平台解決方案、有豐富的代工製造經驗,且在美國、台灣、泰國都有電動車產能。鴻海電動車目標是在 2025 年至少達到全球市占率 5%。

高盛預估,2023 年至 2027 年,鴻海電動車業務收入年複合成長率將超過 128%。

電動車製造外包並不是僅發生在傳統車廠,隨著汽車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新創、國有企業都有這樣的外包趨勢,因此現在可看到電動車製造外包不斷成長,且特別是新創企業尤其需要,因為新創缺乏過往的銷售紀錄,在供應鏈的議價能力尚有限,且也缺乏製造能力與經驗。

高盛認為,未來會有更多新創電動車廠選擇製造外包,藉此降低計入門檻、加速車款的推出與教車時程,讓新創更能專注於設計、品牌、銷售管道,以及獲利能力等。

對於傳統車廠來說,雖然自身已有製造能力,但如果想在不熟悉的國家市場中擴展,也可以將一些不確定性較高的新車款外包生產,藉此降低成本、提高交車速度。

但為什麼大多外包生產的都是電動車而非傳統燃油汽車?原因在於電動車具有更高的標準化與模組化特性,且需要的零組件也更少。

鴻海在這波電動車製造外包浪潮中更有獲利能力的原因在於,該公司具備了橫跨軟硬體整體解決方案,以及一站式設計的關鍵競爭優勢。

目前鴻海已經設計出 5 款電動車,涵蓋了 SUV、轎車、電巴、卡車。該公司首款自主設計的中型 SUV 電動車 Model C 預計將在今年第四季開始量產。

除了汽車製造本身,鴻海現在也與汽車製造集團 Stellantis 合作,重新設計電動車使用的晶片。另外鴻海的磷酸鋰鐵電池與光達(LiDAR)也將於明年開始量產。

鴻海生產汽車零組件已超過 15 年,生產的產品有玻璃、智慧駕駛艙、底盤、鏡頭等。在軟體方面,鴻海聚焦在 SoC 層與區域控制層,計畫提供智慧座艙與車聯網服務,像是 OTA 功能、車輛管理、監控、預測性維護等。

就像是在智慧手機的生產製造一樣,鴻海一樣提供電動車製造整體解決方案,使用該公司內部製造的零件、半導體、軟體進行組裝,鴻海可藉此提高利潤。

高盛對鴻海未來 12 個月的目標價定出了新台幣 151 元,並維持「買進」評等。

(首圖來源:截自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