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工斜槓到太空!亞航找新出路,力拚國產光纖陀螺儀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16 日 10:30 | 分類 公司治理 , 航太科技 , 軍事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從軍工斜槓到太空!亞航找新出路,力拚國產光纖陀螺儀


亞航處於冷門的飛機維修產業,營運穩定但難有成長性,如今投入光纖陀螺儀及無人機開發製造,能否成為亞航立足國防產業政策的利器?

走進亞洲航空總公司會議室,透過窗戶就看到機棚內三架維修中噴射客機。位於台南的亞航,是台灣唯一兼具軍用及民用飛機維修能力的公司,今年更宣布進軍光纖陀螺儀、無人機等產品,希望能在國防產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亞航前身為二戰美軍民航空運隊,母公司為台翔航太工業,行政院國發基金持有49%,由於產業特殊,加上泛公股合計持股過半,一向與政府政策密切呼應。

過往亞航以維修軍機為主,董事長盧天麟表示,2018年剛上任時雄心壯志,眼見民用飛機維修毛利率較高,想要把亞航轉型成民機為主的飛機維修公司,因此全力爭取民機維修訂單,2019年民機維修架次突破百架,也達到有史以來高峰。

搶維修》重新爭取軍用標案

但好景不常,遇到新冠疫情攪局,2020年維修訂單僅剩20幾架,過去的大客戶台灣虎航,更降到連一架都沒有,迫使亞航營運方針轉向,重新走回軍用標案。

還好亞航標案滿手,包括空軍第二後勤指揮部軍工廠委託民間經營案、空軍松山基地指揮部修護補給隊委託民間經營案,以及陸軍四個直升機維修保養標案,未實現合約金額超過200億元。「軍方標案毛利率不高,沒有讓我們公司財報很亮麗,但至少疫情期間還有獲利。」盧天麟說。

《財訊》報導,軍用標案可確保每年帶入38億元營收,穩定現金流讓亞航可不裁員、不減薪、不放無薪假,安然度過疫情低潮。航空景氣復甦後,亞航馬上就有人力接新單,所以即使第二季因故有一次性費用及備抵損失提列,全年營收表現仍可望再較去年成長。

亞航首先全力拓展旗下三大傳統業務。民用飛機事業部目前維修主力為波音737、空中巴士A320,原有產品線麥道MD老式機型將逐步退場,故積極開發新機種維修能量籌建,2022年4月取得民航局(CAA)ATR 42-400 / 500及ATR 72-212A系列維修認證,5月再取得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認證。隨著近幾年ATR成為亞太區短程線主流,不少ATR將進入大修年限,亞航也已於3月完成首架ATR維修訂單。

第二是軍機事業部,位於松山、台中及屏東,都在軍用機場範圍,過去僅能維修軍用機,不過近年亞航積極爭取承接民機維修業務,並回饋軍方經營權利金,同時活化維修量能及軍方資產。屏東廠2018年開始維修民用飛機,將持續開發其他基地的第三方營運業務。此外第三為直升機事業部,則跨入風力發電直升機維修服務。

盧天麟表示,航太業的生態是RDPS,也就是研究、開發、生產及維修,「如果沒有跨入開發與生產,我們就只是飛機維修公司」,亞航在台灣民用飛機維修領域僅次長榮航太,軍用飛機維修僅次於漢翔,努力衝刺本業下,雖然營運會成長,但成長幅度很有限。

拚研發》鎖定光纖陀螺儀

他於是思考亞航可生產什麼?恰好去年底,得知原隸屬於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的國家太空中心,正式改制為行政法人國家太空中心,成為國科會轄下新設法人機構,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忠信的目標願景是發展台灣自主開發低軌道衛星,預計要把太空中心的技術技轉出來,發展太空供應鏈。

技術移轉的品項其中之一就是光纖陀螺儀(FOG)。盧天麟表示,現在台灣軍機飛行器的陀螺儀都是亞航在維修,所以亞航具維修陀螺儀能力,加上他畢業論文就與陀螺儀有關,1985年進入航空業時也負責這領域,因此經過評估後,就帶領亞航投入光纖陀螺儀的開發。

《財訊》報導,陀螺儀的作用是測出物體的加速度、速度、角動量,可量出物體的位置,精準度夠的話,導航能力比衛星還準。這當中光纖陀螺儀就是最精準的陀螺儀,未來將廣泛用在自駕車、無人機、衛星、國防武器等領域,潛在市場龐大。

不過,亞航投入光纖陀螺儀的開發,也不是一路都很順利。原本嘗試與美國航太大廠Honeywell談技術授權卻遭拒,台灣太空中心授權也遇到阻礙,最後亞航是自主研發出每小時誤差1度內的光纖陀螺儀,9月14日台北航太展首度亮相。

▲ 亞航為台灣唯一具備民航機及軍機維修能力的公司。

盧天麟表示,國內尚未有民間企業成功製造光纖陀螺儀,所知具備相關技術的僅亞航及景傳光電,亞航會力拚造出台灣民間企業第一顆光纖陀螺儀。至於產線預計於10月完工,當中無塵室比照半導體廠等級,關鍵的自動繞線機,接近取得美國政府核可輸出,目前產品送樣太空中心,以及某自動駕駛巴士開發商驗證,待驗證完成後即可量產。

針對台灣自行生產光纖陀螺儀,微型光子陀螺儀研發中心教授洪勇智表示,目前台灣技術掌握在中科院手上,雖在國內扶植相關的供應鏈,不過當中最關鍵的零組件光纖環,仍只有中科院可以供應。在法規的管制下,民間企業取得的難度很高,但如果有企業真的取得相關技術與設備,對台灣的光纖陀螺儀產業是跨出很大的一步。

攻製造》跨足UAV無人機

《財訊》報導,除了光纖陀螺儀,UAV無人機也是亞航跨入研發及製造領域的重點項目,日前於嘉義設立亞創無人機研發中心,並攜手天空飛行科技開發AL1200無人機,目標成為國內第一架獲得台灣民航局認證的無人機,將以外銷為主,已取得八架訂單,每架依選配功能,單價自1,500萬元起跳。

國防無人機專案亞航也沒有缺席,正與船舶中心、虎尾科大、英諾飛及竣為攜手開發,艦載型複合式動力無人機。這架無人機將可以在船艦上垂直起降,未來有機會打入台灣海巡署及海軍,潛在訂單上看71架。

亞航營運重心轉向軍用後,度過疫情低潮期,積極的開拓新業務,但無論光纖陀螺儀或無人機,進入門檻都不低,新科技發展也很難預測,亞航營收表現,是否能隨著新產品量產,呈大幅成長,仍需持續觀察。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