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太空國際年會登場!鐳洋布局地+空推出「高性能通訊天線模組」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30 日 12:04 | 分類 低軌衛星 , 公司治理 , 航太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台灣太空國際年會登場!鐳洋布局地+空推出「高性能通訊天線模組」


台灣太空國際年會(TASTI)今日在台北南港展覽二館首度登場,鐳洋科技創辦人王奕翔指出,因應次世代衛星通訊發展,鐳洋推出高性能通訊天線模組,整合地面端與太空端所有客戶需求,迎接衛星通訊新時代。

為打造太空發展整合平台,國科會責成國家太空中心(TASA)整合台灣太空產業發展協會(TSIDA)、台灣低軌衛星產業聯誼會(TLEOSIA)、台灣太空科學聯盟(TSU)等重要產官學研組織,共同舉辦為期一週的台灣太空國際年會(TASTI),預計參與人數將達 1,500 人。

年會規劃多種型態的交流活動,包含產業攤位、學術論文海報、產業論壇、國際研討會等,國家太空中心表示,期望透過系列活動凝聚台灣太空能量,讓太空年會不僅成為台灣太空領域最大規模的國際展會,更能吸引國際廠商來台訪問,為台灣低軌衛星產業鏈帶來更多商機。

國家太空中心為提升國內產業界衛星設計製造能力,促進衛星新創公司搶進國際衛星產業鏈,而在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中,國科會交付國家太空中心執行「新創追星計畫」,推動國內衛星產業發展立方衛星星系計畫。

「新創追星計畫」自今年 8 月公開招標,分別由芳興科技、創未來科技、鐳洋科技三家廠商得標,並將分別研製 4 枚 6U 以上的立方衛星形成星系,預計透過 12 枚立方衛星,初步部署台灣衛星星系,其中「通訊 IoT 物聯網立方衛星」將由鐳洋執行。

今年 5 月獲佳世達投資的鐳洋科技,已在今年 8 月登錄戰略新板興櫃,王奕翔指出,鐳洋去年設立先進射頻研發中心「次世代天線實驗室」,今年初與中央大學共同成立「立方衛星整測實驗室」,搭配自動化陣列天線校正演算法,成為業界唯一在低軌衛星地面接收站、陣列天線、通訊籌載系統上,提供最完整方案的服務商。

鐳洋今年同時取得國家太空中心「3U 通訊立方衛星研發製造案」及「通訊 IoT 物聯網立方衛星(6U)星系研製」兩案,有望在與國家太空中心及中央大學的共同努力,今年底達成台灣自製立方衛星的願景,並在明年陸續發射到太空執行通訊 IoT 物聯網任務。

國立中央大學指出,過去一顆完整衛星總計需幾十億元台幣,6U 立方衛星考慮人力後只需要 2,000 萬元,發射費用 800~900 萬元,類似於 SpaceX 量產型的火箭的價格,成本優勢可望帶動立方衛星應用與需求。

國科會積極推動太空研發補助與投資抵減等,加速低軌衛星地面通訊設備產業發展,力拚地面設備產值在 2025 年增加 800 億元,衝上 3,000 億元大關,國家太空中心表示,看好整體太空科技,包括衛星製造、發射服務、地面設備、應用服務產值將在 2029 年衝上兆元,成為新兆元產業。

(首圖來源:鐳洋科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