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醜聞頻傳,還要推生物信用額度?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1 月 15 日 8:20 | 分類 ESG , 生態保育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碳權醜聞頻傳,還要推生物信用額度?


聽說前陣子綠學院有產業小聚,討論太陽能和再生能源發電業該如何挽回聲譽,所有與會者都非常感慨,分享者覺得太陽能立意良善,大家也都是為了台灣好,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弄得好像從業人員這些年的努力一文不值。

筆者也很感慨,森林領域何嘗不是如此。森林生態系除碳匯功能外,還有水源涵養、淨化空氣、水土保持、逆轉土壤劣化、生物多樣性等價值,但人們只關注森林碳權能否賺錢,當爆發碳權醜聞,大家又回頭想推翻一切,弄得森林碳權好像萬惡的開端。

我們可能從來沒想過一切只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當能看得懂的只有賺不賺錢,自然所有東西都得配合需求標上價格。近年有名為「生物信用額度」(Biocredits)的新自然資產交易工具出現,就是比森林更進一步,把生物多樣性都標個價格。

既然公司能融資,何不為自然融資?

其實世界超過一半國內生產毛額GDP依賴自然及其服務,不過人類經濟活動已對自然生態造成超過百萬物種面臨滅絕危險、三分之一表土退化、更頻繁且更具破壞性的森林野火等問題,為了不影響經濟及文明發展、健康、社會穩定,必須想辦法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完整與功能。

自然生態已嚴重破壞,因此維持生物多樣性要花很多錢。據估計,欲阻止生物多樣性喪失,每年需花費7,220億至9,670億美元,然而自然融資(Financing for Nature)報告書統計,2019年全球保護生物多樣性資金總額只有1,240億至1,430億美元,如此大差額無法只靠公共投資填補,私人投資似乎可以參與,如企業藉經營方式轉為對地球和人類都有利的做法,制止甚至扭轉自然損失,於是有人提出生物信用額度概念。

生物信用額度是種金融工具,資助生物多樣性如物種、生態系統、自然棲息地等維護與管理,形成的可衡量正向恢復自然成果行動,方法就是讓企業購買生物信用額度。目前主要為「一籃子指標」(Basket of metrics),為2021年Wallacea Trust召集金融機構、有自然積極目標的企業、自然資本諮詢公司和學術專家等工作組織開發的適用全球生態區和棲息地的生物信用額度,會依據申請棲息地生態區保護目標,訂定五項以上指標為衡量標準(下表即為低地耕地和牲畜農田轉為再生農業或野化專案之指標),由於根據保護目標訂定指標,使指標量化更具靈活度,且貼近生態區,但也因特定保護目標,所以指標制定時,需深入了解生態系統才能有效納入標準,有賴與當地住民及社區合作。

▲ 一籃子指標範例。(Source:Operation Wallacea,2023)

現行生物信用額度標準模糊,沒有統一計算方式、交易單位等,如何測量並成為全球認可的交易機制,是未來必要面對的問題。生物信用額度也沒有和任何碳權機制互通、抵減或轉換。此文不是要讀者趕快去買生物信用額度,也不是批評生物信用額度設計多麼文青,而是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擴張投資報酬的定義,除了財務報酬,也要納入環境和社會報酬。

(作者:柳婉郁;本文由 綠學院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