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成本上升已經迫使一些消費者勒緊褲腰帶,尤其是在外出用餐方面。由於受通貨膨脹影響的顧客越來越多選擇在家吃飯,導致一些國際連鎖餐飲業如星巴克、必勝客、麥當勞、肯德基都出現銷售遲緩甚至下降的情況,美國經濟學家預言,餐飲業下滑是經濟蕭條的前兆。
過去一年,食品價格一直在上漲,外出速食店用餐的成本比在家用餐的成本上漲得更快。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3 月提供有限服務的餐廳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 5%,雜貨價格上漲速度較慢。
幾個月來,經濟學家預測消費者將削減支出以應對更高的價格和利率,但速食連鎖店過了一段時間,才看到自己的銷售額出現萎縮。研究機構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調查顯示,4 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三個月下降,美國人最想省錢的地方就是外食,44.8% 的受訪者表示未來六個月計劃減少外出吃飯以省錢。
連鎖餐飲首當其衝
不只美國人的可支配收入正在下降,尤其是低收入人群,中國經濟復甦緩慢,也給包括肯德基母公司百勝餐飲集團在內的速食連鎖店帶來壓力,且這種壓力已經持續幾季。咖啡連鎖店星巴克預計全年全球可比銷售額將持平至低個位數增長之間,執行長表示,在前幾年累積的儲蓄大部分花掉的情況下,許多客戶對選擇花錢的地點和方式更加嚴格,顧客已經減少購買外賣食品。
麥當勞對低收入者的接觸程度較高,全球銷售額成長連續第四個季度放緩。麥當勞執行長表示,全球主要市場客流量都正在放緩,甚至下降,但所有收入群體都在尋求價值,因此麥當勞正在採取「巷戰心態」來創造價值贏得顧客。
年輕世代迎接無消費年
理財專家認為這是好事,長期以來他們一直貶低在外食和買飲料,尤其是像咖啡這樣的小額習慣性支出,直言是浪費性的支出,美國財務顧問 Suze Orman 有一句名言,他說每天買一杯咖啡,40 年後等於將 100 萬美元倒入下水道。
千禧世代在咖啡消費上更奢侈。一項調查顯示,62% 的千禧世代願意每天花 7 美元購買咖啡,相當於每月 210 美元,因為咖啡帶給他們快樂。但面對債務增加和儲蓄減少,許多千禧世代和 Z 世代消費者表示對「無消費年」感興趣,在這一年中,他們避免在非必需品上花錢,以增加儲蓄。
經濟放緩前兆
市場研究公司 Circana 的數據顯示,現在只有最富有的家庭,年收入超過 20 萬美元的家庭在 2023 年去餐廳的頻率比 2019 年更高。富裕的美國人的支出目前正在推動經濟發展,而沒有從近期房地產或股市上漲中受益的人可能別無選擇,只能削減開支。
食品工業的低迷有時是未來經濟困境的先兆,歷史上經濟放緩的時代,所有餐飲場所的消費都出現放緩。市場預期消費者的壓力可能會持續存在,因此支出減少對個人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整體經濟是否會在銷售額下降的情況下繼續繁榮,尚待確定。
- People are spending less on fast food. That makes sense for consumers, even if it’s a red flag for companies — and the economy.
- Long-predicted consumer pullback finally hits restaurants like Starbucks, KFC and McDonald’s
(首圖來源:Flickr/Gavin St. Ours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