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大悶虧還不知出啥狀況」科科科技上市碰壁,董座親揭統一證承銷過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22 日 9:00 | 分類 公司治理 , 證券 , 財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吃大悶虧還不知出啥狀況」科科科技上市碰壁,董座親揭統一證承銷過程


科科科技在台上市計畫胎死腹中,指控承銷商統一證失職失能,統一證則回應詢價圈購作業都依法辦理,並沒有刁難、不願送件,雙方各執一詞,讓該案成為羅生門。為什麼通過證交所審查卻過不了募資關?

音樂串流平台KKBOX母公司科科科技(KKCompany)在台首次公開募股(IPO),原訂6月19日掛牌,不料6月12日就宣布因合格詢圈單張數未達標,無法完成訂價,上市計畫胎死腹中,更指控承銷商統一證券失職。

統一證則反擊,詢價圈購作業均依照相關法令及內控作業流程辦理,並非刻意刁難、不願送件。公司通過主管機關審查,卻因沒完成新股銷售而取消掛牌,就連投資圈都說「從沒見過」,當中究竟發生什麼事,讓雙方不惜駁火?

改戰詢圈卻張數不足
未登錄興櫃  無交易價可參考

科科科技以音樂串流平台和雲端、多媒體、人工智慧(AI)服務立足台、港、日市場,股東陣營包括日本前三大電信集團KDDI、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宏達電中華電信等,2024年第一季營收7.8億元、年增4.5%,稅後淨利0.49億元、年減20.5%,每股稅後盈餘(EPS)0.26元。

去年10月科科科技提交上市申請、12月19日證交所董事會通過申請,今年3月中以底標每股100.92元、暫定承銷價110元,進行競價拍賣以及公開申購,競拍承銷量共20,522張,結果合格投標數僅8,140張,確定流標。

競拍失利後,公司改用詢圈與公開申購方式再戰,但到了最後期限6月12日上午,統一證卻表示,詢圈單張數不夠,無法送件,上市計畫二度流產。

科科科技上市之路頻頻跌跤,歸納可能有三大原因:

首先是價格。去年9月科科科技曾辦理增資,引進中華電信、台灣大、趨勢科技等策略投資人,當時認購價每股約105元,第一輪競拍則暫定承銷價110元,但流標後,公司遵循投資人建議「興櫃價打8折」做為上市暫定承銷價,由於沒有興櫃,最終以去年增資價格換算,約每股88元。

一名輔導過多家公司IPO的券商業務指出,科科科技以KY公司掛牌,可不登錄興櫃直接申請上市,但缺點就是投資人沒有市場交易價可參考,台灣投資人傾向以本益比來評估股價合理性,若以科科科技2023年EPS 0.66元和競拍底價來算,本益比高達153倍,是導致流標的主因,雖然,第二次詢圈與公開申購暫定承銷價降至88元,本益比依舊達133倍,同樣難以說服投資人買單,「沒有賣不出去的東西,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作者:張如嫻;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今周刊》;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