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公會黃鯤雄續任理事長!談「碳費」規劃宜審慎評估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27 日 16:55 | 分類 國際觀察 , 材料 , 淨零減碳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造紙公會黃鯤雄續任理事長!談「碳費」規劃宜審慎評估


造紙公會昨日舉行會員代表大會暨第 30 屆理事監事選舉,由華紙董事長黃鯤雄續任理事長。黃鯤雄表示,目前正是台灣淨零碳排關鍵起跑期,包括碳費徵收、碳權交易、產業轉型等多項議題,現在造紙業平均每一噸減碳資本支出已高達 1~1.5 萬元,建議「碳費」規劃宜審慎評估產業影響。

黃鯤雄表示,能源轉換和循環經濟兩項低碳策略,期待政府明確 SRF 固體再生燃料規範及拓展生質料源(農林剩餘資材)市場量能,讓產業一起推進淨零轉型資源循環零廢棄關鍵戰略,尤其碳費開徵在即,影響跨國差異衝擊外銷競爭力,但碳費收費規劃一定要審慎評估產業影響。

黃鯤雄指出,政府宣布台灣 2050 淨零目標,造紙業配合經濟部落實推動產業低碳化、智慧化綠色轉型,更響應經濟部「以大帶小產業碳中和聯盟」,由正隆擔任示範產業鏈帶領進行碳盤查、碳足跡工作,更與工研院合作執行造紙產業人力調查,盤點產業兩大轉型方向的人才痛點和缺口。

黃鯤雄認為,目前造紙業綠色發展主軸有三,包括持續拓展綠色纖維材料、加強綠色能源應用、開發可持續循環再造的綠色產品。歐洲造紙產業聯合會提出「生物碳」概念,強調造紙業是一個產業發展與環境永續相容的獨特產業,紙纖維為 100% 可再造材質,回收能使碳得以延續儲存於紙品。

黃鯤雄分析,目前到 2030 年是造紙業低碳轉型關鍵期。造紙業從製程改善、能源轉換、循環經濟推動低碳工作,至今執行多達 1,246 項減量措施,減量投資成本為 43 億元,合計減碳 95 萬公噸,減量效益為 31 億元,而在能源轉換,更有黑液、沼氣、風力、太陽能等多元實績。

循環經濟方面,黃鯤雄指出,「餘料利用」是國際趨勢,期待政府明確 SRF 固體再生燃料相關規範,並拓展生質料源市場量能,更針對「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向環境部表達具循環經濟特性的燃料(SRF、廢棄物)的減碳成效應納入指定目標計算,同時燃料標竿選取,排除固定排放占造紙業 <1% 的不具代表性的排放源。

台灣加入 WTO 造成關稅不對等,國外進口紙品無須關稅,但業者出口則須繳納 5~7% 進口關稅,現在碳費開徵在即,對比中國、越南、印尼等地碳費、碳稅起徵期程還不明朗,造紙業都關切跨國政策差異對外銷衝擊大,因此建議碳費規劃一定要審慎進行產業影響評估,並判定高碳洩漏風險產業。

(首圖來源:造紙公會)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