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由高階晶片決定 AI 發展,DeepSeek 打破矽谷產業壟斷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03 日 9: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IC 設計 , 中國觀察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不再由高階晶片決定 AI 發展,DeepSeek 打破矽谷產業壟斷

根據日經亞洲評論對近期中國 DeepSeek 的報導表示,多年來美國矽谷一直秉持著一個單一的假設,那就是人工智慧是比較口袋深度的領域,需要數十億美元的計算基礎設施和對半導體供應鏈的鐵腕控制來達成。然而,DeepSeek 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這一幻想。它不僅重寫了 AI 的規則,而且迫使市場重新評估估值、競爭,以及美國對中國科技部門限制的有效性。

該報導指出,DeepSeek 的突破是以預期計算成本的一小部分,達成與領先的 AI 模型相當的性能,此一結果震撼了整個業界,也使得 DeepSeek 挑戰了長期以來認為 AI 進步取決於對更多處理能力的無止境渴望的信念。如果一家公司能夠在沒有數十億美元預算的情況下取得接近最先進的結果,那麼 AI 的基本經濟學就會發生變化。

報導表示,長期以來受到對無盡 AI 硬體需求假設所推動的輝達 (Nvidia) 股價,預計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波動,因為投資者重新評估了這個產業領先者是否如曾經認為的那樣不可或缺。OpenAI、Google DeepMind 和 Meta 的戰略方向,一度被視為 AI 必然的發展藍圖,現在也面臨著新的審視。

不過,DeepSeek 的出現並非意味著產業崩潰,而是市場重置的信號。因為,輝達並不是 DeepSeek 的對手,DeepSeek 仍然非常依賴於輝達的晶片,並且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繼續有這樣的關係。此外,中國的 AI 公司正在展示出韌性,並發現新的效率,而且在認為由於美國限制而無法進入的領域進行創新。其中,如果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限制中國獲得頂級半導體的僵化政策,可能反而加速了更具資源效率的 AI 模型的開發。

報導強調,以上這些情況將迫使美國重新評估其政策。因為先前拜登政府對中國半導體供應的限制旨在遏制該國的 AI 能力。但 DeepSeek 的崛起表明,限制對計算能力並不是一種萬無一失的遏制策略,因為 AI 不僅僅是關於晶片,它還關乎算法、優化和應用。美國需要決定是加倍押注於日益無效的封鎖,還是參與更細緻的競爭,其中戰略投資和技術領導地位將比簡單地拒絕中國獲得關鍵資源更重要。

報導進一步指出,中國 DeepSeek 的秘密武器不是蠻力運算,而是精細的理解和邏輯推理。這使其在金融、法律和技術研究等對 AI 輸出信任至關重要的領域具有完美的定位。當 OpenAI、Google 和 Meta 繼續在生成式 AI 和消費者應用方面爭奪霸主地位時,DeepSeek 正在開闢一條不同的道路。它不打算成為下一個 ChatGPT 或 Gemini。相反的,它正在利用自己的優勢來主導以精準度,而非娛樂性所帶動價值的垂直領域。

另外,這也代表著 AI 軍備競賽的根本轉變。競爭不再是圍繞著半導體供應鏈的零和博弈,而是轉向了特定領域的 AI 應用。這種轉變將有利於中國,因為中國的監管靈活性,以及由國家主導產業的整合可以加速 AI 在策略領域,例如金融、網絡安全和治理的部署。

事實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於 1 月 20 日已經邀請 DeepSeek 創始人兼執行長梁文峰參加與經濟學家、科學家和行業領袖的小組會議,以討論中國經濟方針,這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而相較之下,美國面臨著結構性障礙,那就是分散的監管、不一致的產業政策,以及對 AI 治理的政治阻力不斷成長。如果川普政府未能解決這些挑戰,則將可能會發現自己處於不利地位,不是因為中國在晶片方面趕上,而是因為它在 AI 部署與應用方面被中國超越。

就目前情況來說,對於雙方的政策制定者而言,AI 主導地位不僅僅取決於對高階晶片的使用,而是如何由國家有效地部署和擴展 AI 解決方案來定義。DeepSeek 的衝擊波是對那些仍然認為 AI 是一場蠻力運算遊戲的人提出的警示,這也代表未來將屬於在限制條件下創新的人。而如果 DeepSeek 是一個指標,那麼未來可能不會僅僅由矽谷決定。

(首圖來源:DeepSeek )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