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實施晶片進口關稅態度堅定,即使與 GPU 大廠輝達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會面後也未改變。川普表示,他計劃徵收晶片關稅,並可能 18 日左右實施,他也打算對石油和天然氣徵收關稅。
The Register 報導,除了重申對外國製造的半導體徵收進口關稅計劃,川普並沒有透露更多細節。相反的是,川普卻藉著與黃仁勳會面的機會,大力讚揚經濟槓桿策略。回顧川普第一個任期,關稅已成為實現其地緣政治和經濟議程的首選籌碼。日前,川普宣布將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產品徵收 25% 關稅,並對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徵收額外的 10% 關稅。只是加拿大和墨西哥強烈反對,並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後,川普態度大轉彎,暫停新關稅法規 30 天。
川普考慮對晶片和其他商品徵收新一輪關稅,這成為了川普與黃仁勳煇面的關鍵話題。 因為輝達的晶片主要在美國以外的地區生產,因此會受到課徵半導體關稅的影響。例如,台積電為輝達生產 GPU 與 AI 晶片,未來如果加徵的關稅由輝達支付,這除非將增加的費用轉嫁給消費者,否則這可能會導致輝達的獲利下滑。
不過,川普並沒有考量到這部分的影響。因為,當被問及關稅對通膨和消費者的衝擊時,川普表示,關稅不會導致通膨,而是帶來成功。即便短時間可能會出現一些混亂情況,但人們將會理解這一點。事實上,美國對加拿大徵收關稅的提議已經引發了科技業的緊張局勢。作為回應,安大略省政府威脅要取消其 Starlink 合約。不過,由於師興關稅政策已經延緩 30 天,加拿大也已經暫停了其報復措施,其中也包括先前討論的限制對美國能源出口的可能性。
報導表示,輝達發處於中美貿易戰的漩渦,最嚴格規是由拜登政府任期屆滿前幾天實施,也就是對銷往全球大部分地區的 GPU 和其他 AI 晶片設定上限,限制輝達少數盟國以外銷售其產品的能力,引發了這家晶片設計公司的憤怒。
輝達負責政府事務的副總裁 Ned Finkl 先前就曾經表示,拜登政府在任期的最後幾天試圖透過一份長達 200 多頁的監管法案來破壞美國的領導地位。這些法案是秘密起草的,沒有經過適當的立法審查。因此,拜登政府的新規定有可能浪費美國來之不易的技術優勢。而如今,實施出口管制的權責掌握在了川普政府的手上,若不意外這話題很可能再度提起。
(首圖來源:輝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