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斷燒錢的打法可以撐多久?」是許多人對酷澎的問號。但各種跡象都顯示,他們仍打算繼續在台灣玩下去。
自2023年底大動作宣布加碼物流中心投資以來,過去一年酷澎仍攻勢不斷,如銷售品類方面,除了一開始主打的母嬰、日用品,去年再新增3C、家電類別;供應商方面,陸續獲指標大品牌如P&G等原廠支持;另外今年農曆春節檔期,酷澎攜手國泰世華CUBE卡合作,開始得到銀行端資源挹注,也有指標意義。
截至目前,酷澎對台投資金額突破百億元。整體來說,不僅沒有要離開台灣市場的跡象,反而各方面根扎得更深。
酷澎台灣最新動作,是開始推行WOW會員制。這也是繼蝦皮和momo之後,又一個挑戰付費會員訂閱制的電商業者。
酷澎韓國本來就有WOW會員機制,截至2023年底,付費會員人數約1,400萬人。酷澎去年將訂閱費一口氣拉高到7,890韓圜(約新台幣180元),漲幅近六成,卻沒有嚇跑消費者。市場推估酷澎去年度銷售額上看40兆韓圜(約新台幣9,100億元),約momo八倍,也創韓國零售業新紀錄。
但這代表酷澎台灣推付費會員制也能成功嗎?
沒有外送、串流影音服務
台灣付費會員制,從免運優惠著手
首先,雖然台韓名稱都叫WOW會員,但會員服務內容明顯不同。
韓國酷澎除了是電商平台,還有外送服務Coupang Eats,以及串流影音服務Coupang Play。Coupang Eats韓國市占率第二,相當有影響力;串流影音方面,近期也陸續打出有聲量的作品,如去年底《家族計劃》,好評更勝Netflix紅遍全球的《魷魚遊戲2》。
所以韓國消費者付費取得WOW會員資格,專屬會員福利更多元。
台灣雖然市場盛傳酷澎有意出手買下foodpanda,進軍外送市場,但眼前狀況來看,酷澎仍只有單一電商業務。故酷澎台灣會員機制設計,選擇從物流著手。
消費者一筆訂單就能回本
有助提高購買頻率、降低棄單比例
酷澎台灣官網介紹,每月支付59元成為WOW會員,可獲無限次無條件免運,以及30天內免費退貨。為了吸引用戶訂閱,酷澎還推出前90天免費試用優惠。
以酷澎平台,490元以下訂單需支付運費60元,59元訂閱費設計,等於消費者只要買一次低於490元的訂單,就能回本。
這設計明顯不同於momo推出moPlus主攻重度用戶的路線,更近似蝦皮以前蝦拼Plus訂閱服務,主打訂閱者可在指定店家,享49元以上訂單免運優惠,但服務未滿兩年去年底就終止。
蝦皮說法是,觀察到長期「免運吃到飽」行銷,更符合用戶需求。
蝦皮都做不下去了,酷澎可以嗎?且以酷澎綜合型電商平台屬性來說,消費者一次買超過490元的難度相對低,這種主打免運的方案,對多少客戶有吸引力?
當然,這設計可能來自酷澎從消費者採購數據發現,有一定比例用戶會因湊不到免運門檻而棄單,做出的判斷。藉這方案,有機會減少消費者棄單比例,也能提高消費者採購頻率,使用戶更緊緊黏在酷澎平台。
獲取新用戶優先成本控管
擴大會員數與採購力才有談判籌碼
但接著第二個問題是,若消費者大量使用免運優惠,如買69元餅乾也下一筆訂單、買100元醬油也下一筆訂單,酷澎的運費成本可能就很可觀。
不過以酷澎進台灣市場截至目前打法看,獲取用戶之於優先性,一直都高於成本控管。且就後進者來說,運費補貼也有意義。
因酷澎台灣最大發展瓶頸,還是在電商平台商品品類與數量都不足,這障礙是他們單靠資本力量很難突破。擴大會員數量和採購力,才是面對供應商更有利的談判籌碼。
所以他們一直在做的是用壓低價格吸引消費者,現在則要進一步用會員制,將更多用戶主要消費鎖在酷澎,才能拿實際銷售成績說服供應商,將商品供應酷澎可創造最大利益。
此外,從酷澎台灣之前砸下的大量行銷廣告支出,以及殺出市場最低價等,可知道酷澎獲新客成本很高。如果成功建立會員制,不必用更多廣告和更低商品價格將消費者「買回來」,對酷澎長期發展也是加分。
酷澎會員制看似又在做虧本生意,但對整體發展來說,卻可能創造更大價值。也可以預期,台灣市場的電商大戰,今年依然很熱鬧。
(作者:何佩珊;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Coupang 酷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