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式 ETF 崛起!比被動 ETF 更靈活,超低管理費顛覆市場,成長股迎新機會解析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24 日 7:40 | 分類 理財 , 財經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主動式 ETF 崛起!比被動 ETF 更靈活,超低管理費顛覆市場,成長股迎新機會解析

「我們很努力地研究、選股、盯盤操作,好不容易才讓基金績效『打敗大盤』,但拿到手的獎金,卻比『複製大盤』的經理人還少……」一位台股基金經理人愈說愈急。

隨著國內ETF市場自2021年起蓬勃發展、規模暴增,ETF基金經理人即使只要被動操作、依照指數成分股權重變化調整持股,仍然因為管理資產的規模龐大,而成為投信公司收取管理費的重要貢獻者。

「沒辦法,市場就是這樣,很多主動式基金經理人工作更辛苦、操盤績效也很好,但只要基金規模不比ETF,獎金就變少……」不只經理人,連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都這樣為資產管理業的操盤高手們叫屈。

他以自家公司為例,2020年成立的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近3年靠著台股操作,累積報酬率達到67.5%;同期間推出的台股ETF,代號00878的國泰台灣ESG永續高股息ETF,近3年報酬率則是44.9%。雖然前者績效更優、年收1.5%的管理費率也遠高於後者的0.25%,但00878如今超過4,000億元的管理資產規模,大約是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的26倍之多。

不過,隨著金管會在2024年12月陸續完成相關法規修訂,國內基金市場正式開放主動式ETF商品,終於讓基金操盤高手們有了「站在同樣擂台跟傳統ETF比拚」的機會。張錫解釋:「簡單說,主動式ETF就是主動式基金,只不過,可以用ETF的方式交易,也就是,股市開盤期間,投資人可以在證券市場直接下單買賣。」

不要小看「可以直接下單買賣」的衍生效應,聯博投信董事長翁振國解釋:「過去,基金公司主要透過銀行理專來銷售主動式基金;但隨著『ETF化』,往後當基金一掛牌亮相,立刻就能接觸到全台1,300多萬投資人。」

而對國內投資族、理財族來說,這也點出了政府開放主動式ETF的第一個重要意義,就是「讓你可以用更方便的管道,取得主動式基金經理人專業操盤的投資效果」,它就像是一檔個股,有自己的「股票代號」,並且可以融資、融券,甚至當沖,交割時間也與股票交易一樣。

儘管在基金公司內部,主動式ETF的投資決策流程,與主動式基金幾乎沒有差別,都需要耗費大量的研究心力與成本;但因為管理的資金規模可望快速變大,所以,「收費」必然會更便宜。

富邦投信投資處資深副總呂其倫引用彭博資料表示,目前市場主動式ETF的費用率中位數約為0.64%,明顯低於常見主動式基金動輒1%到2%、甚至更高的費用率。張錫用一句話說出這項全新商品對投資大眾的意義:「你可以用更方便的交易管道、更便宜的價錢,買到為你努力『打敗大盤』的投資服務。」

除了更方便、更便宜,另一個對投資大眾的誘因,則是主動式ETF的持股資訊揭露必須「全透明」。依規定,主動式ETF必須像我們熟悉的被動式ETF一樣,每天都要完全公開基金持有的每檔股票、每檔持股市值。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個來自主動式ETF的可能影響,是部分個股的股價震盪。「過往,台股每逢ETF換股,權值股就會出現較大幅度的股價震盪,未來,主動式ETF可能頻繁換股,而且還是中小型股……」張錫提醒,在市場資金可能跟進跟出的慣性下,投資人或許要習慣更劇烈的中小型股震幅。

張錫認為,雖然目前尚不能如國外市場,以搭配衍生性商品操作的方式,變化出更具差異化的投資工具,「但有開放就是好事,最終得利的,絕對都是台灣投資大眾!」他說。

(本文由《今周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Created by Freepik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