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生意識抬頭,可樂、汽水不再是消費者首選,可口可樂該如何轉型求生?
答案,在一瓶價格是傳統品牌三倍的牛奶。
這要從30年前開始說起。當時以贏得消費者信任為目標的農業合作社──精選乳品生產商(Select Milk Producers)成立,成員後來更研發「超濾技術」,可移除牛奶中造成不少人腸胃不適的乳糖。
推「少糖高蛋白」牛奶掀旋風
搭上減肥熱潮,八年營收增逾九倍
2012年,精選乳品生產商和可口可樂建立合資企業,後者持股43%。標榜比普通牛奶少五成糖、多五成蛋白質,且不含乳糖的牛奶品牌Fairlife,也在兩年後成立。
即便美國乳品市場面臨兒童提早停止飲用牛奶、早餐穀物受歡迎程度下滑、植物性替代品迅速成長三大不利因素夾擊,使人均牛奶消費量下滑三成,Fairlife依舊造成旋風。
美國食品新聞網站Food & Wine分析,Fairlife並未添加任何額外成分,而是移除不需要的水分等,使風味較競爭者濃郁,含鈣量也較高。
此外,減肥藥胰妥讚(Ozempic)熱潮,也使Fairlife大受歡迎。彭博指出,服用類似胰妥讚的GLP-1藥物減肥時,醫師會建議攝取較多蛋白質以維持肌肉,而Fairlife標榜比一般牛奶蛋白質含量更多。
甚至Fairlife十年來,就算爆發性別歧視廣告、農場虐牛兩大爭議,也無損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不只有人將Fairlife的香草蛋白飲料與可樂混合飲用,在社群媒體引起「蛋白質可樂」風潮,更使營收從2015年9千萬美元,一路增加到2022年突破10億美元(約新台幣328億元),八年成長逾九倍。
養出金雞母反侵蝕營業利潤率
股價五年僅上漲6%,遠落後大盤
眼看Fairlife成為金雞母,可口可樂2020年時決定斥資10億美元,收購與精選乳品生產商成立合資企業的剩餘股權,並同意按營收表現支付費用,直到2025年。
彭博分析,Fairlife的亮眼營收,反而使可口可樂的營業利潤率遭侵蝕,因公司支付精選乳品生產商的金額,短短三個月就暴增9億美元多。
但對可口可樂執行長昆西(James Quincey)而言,此舉卻是不得不為。2017年上任的他,面臨碳酸飲料市場持續衰退,決心把可口可樂打造成「全飲料」公司,花費數十億美元進軍咖啡和運動飲料市場,而Fairlife是集團成長最快品牌,也成為成長戰略重心。
即便如此,資本市場仍對可口可樂抱持觀望。原因是可口可樂約六成營收仍來自汽水和濃縮飲料,比例過去六年來幾乎沒變化,且營收成長主要來自商品漲價,而非銷售更多飲料。換言之,可口可樂需要更多像Fairlife的品牌。
成長動能不足,導致可口可樂股價成長落後大盤。自2020年2月美股受疫情影響而暴跌以來,標普500指數至今反彈80%,但可口可樂卻僅上漲6%。代表Fairlife未來角色將更吃重。
因此,可口可樂2024年4月在美國紐約州興建新工廠,以期提升產能與成長空間,今年第四季將投入營運。期盼在現有成長路上,繼續踩著飛輪前進。
- Coke’s $7 Billion Bet on Milk Hits Big, But Wall Street Wants More
- Coca-Cola fairlife brand facing capacity crunch
- Why Is Fairlife Milk so Popular?
(作者:陳育晟;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air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