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碩先前遭印度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客戶拖欠貨款,導致去年第四季品牌提列 53.51 億元呆帳,如今問題解決了。華碩 25 日指出,已接獲印度通路商通知,客戶積欠貨款 3 月 24 日已支付,至於何時認列,仍待通路商款項匯入後,依相關規定辦理。
華碩3月11日於法說會釋出遭印度伺服器客戶嚴重延遲支付應收帳款,上季認列53.51億元呆帳,導致去年第四季獲利季減87%,每股純益降至2.2元訊息,震驚市場,華碩隔日股價更一度重挫跌停板,失守600元大關。華碩25日股價收平盤631元。
華碩當時說明,出現呆帳客戶為印度Yotta集團旗下企業,客戶已經營四五年,華碩出貨時間為2024年4~6月,但後來客戶出現應收帳款嚴重延遲付款,華碩基於嚴謹會計原則,去年第四季將帳款先提列為呆帳。若排除呆帳,華碩去年第四季營益率約4.5%,營業利益約64億元,符合公司預期。
華碩25日表示,經印度通路商銷售伺服器予印度客戶,日前接獲印度通路商通知,客戶(隸屬Yotta)積欠貨款24日已支付,華碩將待通路商款項匯入後,依規處理相關作業與帳務。
Yotta集團為印度本土CSP廠,外電報導Yotta近年積極擴張市占率,去年傳出集團向輝達大舉採購1.6萬顆GPU,總值高達5億美元,顯示擴張決心。
法人指出,華碩拿回積欠貨款後,後續應可財報回沖相關金額,整體財報表現將回歸基本面。
展望後市,華碩指出,PC產業第一季進入傳統淡季,預估集團PC營收季減20%,第二季反彈,有望季增30%;零組件與伺服器業務營收第一季季減10%,第二季有望季增10%。
華碩預期,上半年PC及零組件與伺服器業務出貨將「先蹲後跳」。2025全年,輝達推出最新RTX50系列顯卡及微軟終止支援Windows 10作業系統後換機潮帶動下,PC業務成長幅度優於市場均值,伺服器業務也以持續增長為目標。
(作者:吳凱中;本文由 經濟日報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Kārlis Dambrāns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