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報導,台灣第二大晶片製造商聯電 (UMC) 股價 3 月 31 日美股 ADR 交易飆升逾 14%,市值達 169 億美元。因傳出聯電與美國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 (GlobalFoundries) 討論合併。兩家公司已討論一段時間。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台海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中國積極主導半導體成熟製程,美國加強限制中國取得成熟製程優勢。聯電與格羅方德都因成熟製程代工有重要地位,為因應不斷變化的全球格局,致力供應鏈安全和經濟規模發展。
兩家公司合併可打造總部在美國、製造遍及亞洲、美國和歐洲的跨國大企業,增強美國半導體業韌性,特別是成熟製程,對汽車、消費性電子和國防等產業至關重要。中國晶片生產越來越有自給自足趨勢,引發市場擔憂過度依賴台灣。台灣雖是全球先進半導體中心,但中國可能侵台,地緣政治風險提高,聯電與格羅方德整合,可確保晶片供應鏈穩定,緩解中國和台灣緊張局勢的供應鏈脆弱問題。
格羅方德有強烈美國中心主義特徵,前總統拜登與商務部就根據《晶片與科學法案》補助 15 億美元擴建紐約州和佛蒙特州廠。聯電於台灣半導體生態系統根基深厚,成熟製程有豐富專業知識。中國快速進展後,聯電與格羅方德整合可形成強大集團,既能滿足市場需求,又能應對未來市場。合併注重經濟規模,反映更廣泛產業趨勢,以整併與台積電等大廠競爭,制衡中國政府的半導體野心。
出於國家安全和減少依賴亞洲供應鏈,美國近年加強本土生產力,成熟製程晶片雖然不如先進製程,但仍不可或缺,尤其中國不斷成長產量,搶市意味濃厚,聯電與格羅方德合作不僅確保美國立足點,還可創建地理分散供應鏈,用聯電亞洲設施及格羅方德美國和歐洲業務穩定市佔。
聯電美股 ADR 價格一度大漲 12%,收盤 7.15 美元,上漲 9.16%。格羅方德股價反應不如聯電,收盤上漲 0.054%,36.91 美元,顯示市場對合併可能為半導體產業的變化仍持觀察態度。
(首圖來源:聯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