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將課徵 32% 關稅,但撼動不了台灣汽車關稅溫室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03 日 11:19 | 分類 交通運輸 , 國際貿易 , 汽車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川普將課徵 32% 關稅,但撼動不了台灣汽車關稅溫室

美國總統川普正式宣布對台灣課徵 32% 報復性關稅,部分輿論將矛頭指向台灣的汽車進口關稅,認為這是導致貿易失衡的關鍵因素。然而,現實並非如此簡單。

在今年 3 月川普(Donald Trump)提出「骯髒 15 國」想法時,就有人認為台灣對進口汽車的高關稅,是其中一個「骯髒手段」,使得「削減進口車關稅,就能換取美國善意」的說法流傳甚廣。

根據台灣車輛工業同業公會統計,2024 年台灣出口整車產品到美國的金額僅 30 億元,進口美國整車產品貿易額則多達 303 億元,由裕隆(Nissan、Luxgen)、國瑞(Toyota)、福特六和(Ford)領導的車輛公會,當然不希望台灣降低汽車進口關稅,以保護國產車的利潤基礎。

在國產汽車大佬的把持下,台灣多年來依靠 17.5% 的關稅(小客車),讓國產車廠競爭力不足,依然能夠吃香喝辣,在關稅壁壘內,國產車去年售出 23.7 萬輛,只比進口車 22 萬輛略高一點而已,一旦調降關稅,就像溫室裡的花朵拆掉棚子,後果可想而知。

儘管老闆們總是要員工提升自我競爭力,但真的要跟進口車競爭,又立刻氣得跳腳。話雖如此,以台灣如此小的市場份額,又不具備出口美國的能力,調降汽車進口關稅,仍然難以成為貿易談判的籌碼。

▲川普新關稅對台灣汽車產業整理。(Souce:科技新報整理)

川普對所有進口美國的汽車都加徵 25% 關稅,背後目的是希望車廠能夠回歸美國製造,創造就業以帶動經濟。台灣整車廠因為太不爭氣,不會受到影響,但汽車零組件對美銷售金額則超過一千億新台幣,才是比較受衝擊的產業。對川普來說,台灣真正的「骯髒」在於匯率操控和貿易法規,導致的隱形關稅。

同樣以汽車為例,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的試算,一輛起岸價格 220 萬新台幣、1,900 CC 排氣量的小客車,關稅雖然是 17.5%,但後續還要加上貨物稅、營業稅、特貨稅與推廣貿易服務費,最終稅費為 153 萬 2,973 元。實質稅率多達 69%,背後其實有很多細節裡的魔鬼。

上述稅目裡,除了推廣貿易服務費的 0.04%,其他稅都是累進計算。貨物稅是用起岸價加上關稅計算,營業稅則是起岸價加關稅加貨物稅,層層堆疊下來,就成了最後這個誇張的稅費。

這種稅制架構並非針對進口車獨有,而是台灣整體關稅政策的縮影。例如,冷凍芋頭、荸薺、魚類與酒類的進口關稅高達 50%,鯊魚 42.5%,反觀鯊魚翅僅 17.5%,這些數字背後代表的是產業利益的分配,而非單純的公平貿易原則。

川普此次對所有進口美國的汽車加徵 25% 的關稅,真正目的並非針對台灣,而是要逼迫車廠回流美國,創造就業機會以帶動經濟。台灣的整車業者本就缺乏出口美國的競爭力,因此直接影響不大,但對美出口金額超過一千億新台幣的汽車零組件產業,則將首當其衝。更深層的問題在於,台灣真正的「骯髒」之處,不在於汽車關稅,而是匯率操控與貿易法規帶來的隱形關稅,這才是川普政府挑戰台灣的核心理由。即使我們願意調降汽車進口關稅,這場貿易戰的走向,也不會因此改變。

(首圖來源:White House)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