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動著手裡那張寫滿關稅稅率看板,4 月 2 日,川普掀翻整個世界;全球股市集體跳水崩跌,美股市值兩天蒸發近 6 兆美元,全球貿易大戰一觸即發。
6日總統賴清德針對川普關稅的因應發表演說,提到將擴大對美採購,範圍包括石油、天然氣以及軍備等。「別再說這些東西了,對川普來講,這些沒有說服力!」行政院前副院長施俊吉評論:「川普擔心的是一般產業凋零,不是軍火商,也不是全世界都會列入採購清單的天然氣。」
從被外界批評簡單粗暴的川普關稅公式談起,施俊吉強調,公式的邏輯很清楚,川普就是要弭平貿易逆差,「怎麼做?首先是要增加自美國的進口,要從量大、單價高的品項下手。」
他直接點名:「汽車關稅一定要降!」或許有人擔心,基於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一旦調降高達17.5%的美國汽車關稅,台灣也必須對其他同享最惠待遇的國家同步降稅;但施俊吉認為,川普如今徹底破壞WTO協定,台灣也可保留靈活彈性。
除了汽車,施俊吉也點名現行進口關稅稅率位居主要國家之冠的「保健食品」。資料顯示,台灣保健食品進口稅率高達30%,遠高於美國6.4%。《今周刊》2022年實際調查,善存女性維他命,台灣售價竟比美國高2.5倍。
至於目前也受關稅保護的農業,施俊吉反倒認為不必太著墨,「單價不高,美方應不在意」。亦有學者認為,農業涉及國安,政府應有足夠理由捍衛。
「增加進口」之外,若要減少美國對台貿易逆差,另外一環就是「減少對美出口」。許多專家眼中,這或許更是台灣在這場貿易戰火下,值得認真思考的重中之重。
「美國一直很在意台灣補貼水電費,以及台幣匯率低估。」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認為,這回美方出手,不排除也是要求台灣扭轉各種出口產業補助。
川普這場關稅戰的終極目標,是要解決美元匯率問題。簡單看,川普將美國製造業衰敗完全歸因於「美元長期受高估」,若要維持美元霸權,又想扭轉美元長期高估問題,該怎麼做?
答案就是關稅。利用關稅為談判槓桿,讓願意「美元問題」配合美方政策的國家,享有低關稅優惠、繼續利用美國市場,也能獲得美國更多國防安全承諾。
這也代表,與美方溝通時,除了真金白銀的採購清單,「中央銀行絕對也有角色」,施俊吉強調。
施俊吉引用二戰時期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名言:「不要浪費好危機!」台灣長期壓低匯率支持出口,造成經濟扭曲,財富集中在出口業者,「加上台灣壓低水電價格,也等於補貼出口產業,低價水電又造成國營事業虧損,再用全民納稅錢支持,太不合理。」
對於這場關稅戰,知名經濟學家陶冬解讀:「過去80年貿易規則被推翻、經濟生產邏輯被推翻」,台灣習慣的經濟思維,也必須趁勢翻修。
(本文由《今周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