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推出對等關稅政策後,堅稱股市不會阻止徵收關稅,但股票、債券和貨幣同時下跌起了作用。9 日川普為多數國家對等關稅按暫停鍵,標準普爾 500 指數迅速飆升,但《華爾街日報》認為,股市反彈未外溢到貨幣和債市,美元未見回升,債券殖利率也仍在高檔,顯示美國「拋售美國商品」的壓力尚未化解,貿易戰不確定性對全球企業和消費者的負面影響仍在。
川普推出對等關稅後,股票市場暴跌,同時市場傳統趨勢起了變化,恐慌從股票市場蔓延到其他資產,尤其是具有高度指標性的美國國債市場。2日所謂「解放日」的關稅計畫公布之後,債券價格一開始出上漲(殖利率下降),但過去幾個交易日一直承受壓力,8日公債市場拋售越演越烈,全球公債市場定錨的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上升至4.47%(債券價格下跌時,殖利率上升)。
無差別拋售美國資產猶如新興市場風暴
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元也大幅走低,顯示市場轉向「拋售所有美國商品」的模式,這種狀況讓人想起新興經濟體有時會發生的狀況(金融風暴時無差別拋售資產)。
現在,雖然投資人可以至少鬆口氣,因為知道一定程度的市場困境可能會改變美國經濟政策的走向,誠如英國2022年的經歷,當時的英國首相特拉斯大幅減稅政策導致市場癱瘓後被迫改變經濟政策。
但報導提醒,值得注意的是,9日標普500的反彈並未蔓延到其他領域。主要因衡量美元兌一籃子貨幣的華爾街日報美元指數雖然略有回升,但與前一天相比仍處低檔,而十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也仍徘徊在4.3%以上,相較2日低於4.2%水準仍高。
金融市場情況惡化前,華爾街分析師已經對市場的幾種反應感到事有蹊蹺,當時,美元兌多數主要貨幣非但沒有上漲,反而下跌,長期公債殖利率依然居高不下。按照過去經驗,若關稅對經濟不利,那麼最終會導致殖利率下降。而8日開始的無差別拋售狂潮更令人恐懼。
股市反彈但債市、貨幣市場仍見憂慮
雖然川普對多數國家關稅暫緩帶動股市回升,但美元也未因債券殖利率上升和股市反彈而上漲,這顯示外國投資者的信心並非僅僅因為暫停關稅就能恢復。
這顯示投資人不再只是因為擔心美國經濟衰退或長期生產力下降而拋售股票,現在他們連更安全的資產也拋售。不過對於是否中國政府也在拋售持有的8,000億美元美債資產,分析則認為可能性不大,因為一旦中國政府也大舉加入拋售,那麼拋售潮可能會更大。
雖然全面爆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尚未出現,否則短期融資市場恐早一步急凍,現在是已經出現輕微的壓力跡象,但仍在控制中,甚至預期若金融市場出現危急,美國聯準會(Fed)也肯定會介入。但貿易戰延後恐只能為市場帶來有限緩解,尤其是市場不確定性對全球經濟的企業和消費者造成的負面影響還遠尚未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