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美元估值近似 2000 年代初期、有續貶空間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4 日 16:15 | 分類 國際金融 , 財經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高盛:美元估值近似 2000 年代初期、有續貶空間

高盛全球經濟研究部負責人 Jan Hatzius 警告,以範圍較廣的貿易加權基礎來看,美元還有續貶 5% 的空間。

Hatzius 24日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表示,聯準會(Fed)資料顯示,美元的真實價值仍比1973年啟用浮動匯率機制以來的平均值高將近兩個標準差。從過去歷史來看,美元僅在1980年代中期、2000年代初期出現類似估值,而美元在這兩個時期都貶值了25~30%。

Hatzius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資料指出,非美投資者如今握有22兆美元的美國資產,約占其整體投資組合的三分之一,其中半數是投入股市、且大多未進行匯率避險。只要非美投資者決定降低美國曝險,幾乎肯定會導致美元重貶。

甚至,非美投資者只要不加碼美國投資組合,就可能讓美元面臨壓力。這是因為,國際收支的會計科目上,美國每年1.1兆美元的經常帳赤字,必須由1.1兆美元的資本淨流入補足。

理論上,這筆資金將來自購買美國資產組合的外國資金、外國人對美國的直接投資,或是美國出售海外資產。不過,實務上美國經常帳餘額的波動,往往跟外國購買美國資產組合息息相關。若非美投資者不願以當前價格買進更多美國資產,則要麼資產價格下跌、要麼美元貶值,或者兩者同時發生。

若美國經濟的表現持續優於同儕,則上述觀察或許沒那麼重要。但至少接下來幾年,這似乎不太可能。高盛最近以關稅衝擊為由,下修所有大型經濟體的經濟成長預估值,其中美國經濟的下修幅度最大。高盛將美國2024年第四季至2025年同期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預估值從原本的1%下砍至0.5%。

Hatzius直指,美國GDP及企業淨利如今頂多僅能緩慢成長,再加上美國政策不確定性驟增、聯準會(Fed)的獨立性受到質疑,高盛預測非美投資者應會減少美國資產的曝險度。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Pictures of Money CC BY 2.0)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