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矽谷創業夢!川普與 AI 雙重壓力下,美國年輕人掀起返鄉接班潮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6 日 10: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公司治理 , 國際觀察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告別矽谷創業夢!川普與 AI 雙重壓力下,美國年輕人掀起返鄉接班潮

賈伯斯(Steve Jobs)、貝佐斯(Jeff Bezos)等名人在車庫創業的故事,是不少人對美國夢的想像,但如今,年輕人加入家族企業的興趣正在上升中。

《華爾街日報》指出,隨著新冠疫情影響職涯規劃,加上AI快速發展、川普「對等關稅」引起的貿易緊張,年輕一代要進入職場,找到理想的初階工作變得越來越難。美國勞工局的數據也顯示,非農就業人數的平均每月成長情況,從2021年至2025年逐步趨緩。

調查:42%中小企業主預計5年內交棒

但與此同時,嬰兒潮、X世代也因為退休年齡將至,加緊交棒規劃。市調機構Barlow Research調查顯示,2024年中小企業主中,有42%預計在5年內交棒,比起5年前要高6個百分點。

這對家中有家業的二代而言,是一大機會。薪資服務公司Gusto分析,2018年以來,聘用年輕子女的中小企業數量翻倍,截至今年1月為止,比前年同期成長13%。

美國公民金融集團(Citizens Bank)商業金融主管瓦倫提諾(Mark Valentino)表示,這是一種世代逆轉。幾十年來,很多企業主的子女都對繼承家業感到抗拒,想自行闖出一片天,目前年輕人對接手現成事業感到熱情,是難得一見的現象。

Gusto經濟學家天普爾(Nich Tremper)也認為,家族企業聘用子女的比例雖小,但趨勢值得關注。投入家族事業的子女,往往能長期留任,對兩個世代而言都有益。

不過,費爾霍普集團(Fairhope Group)家族企業顧問普萊斯特(Gary Plaster)提醒,如果子女在缺乏訓練和經驗的情況下貿然接棒,恐怕不利企業本身。

不少父母深知歷練的重要性,提前讓孩子進入公司。如在賓州經營汽車零件事業的寇提斯(Curtis Hovis)表示,可以退休或把公司賣掉,「但我不希望下一代辛苦追逐一個如今越來越難達成的美國夢。」

因此,與他一起經營事業的哥哥克里夫(Cliff Hovis)的兩個孩子,已進入公司從基層做起,其中今年1月甫入職的尼珂(Nichole Hovis),擔任庫存與定價部門職員,年薪為55,000美元(約合新台幣179萬元),與部門起薪標準一致,但不同於其他員工的是,她幾年後就可以分配公司持股。

通膨又缺工,61%家族企業營收仍成長

美國家族企業協會(Family Enterprise USA)去年發布的年度調查顯示,就算2023年歷經高通膨、人力資源短缺、個人稅負提升等不利因素夾雜,仍有61%家族企業營收呈現正成長。

而家族企業也是目前美國最大私營就業來源,目前全國共3,200萬間家族企業,提供8,330萬就業機會,每年對GDP貢獻達7兆7,000億美元。

哈佛商學院企業管理高級講師巴倫(Josh Baron)指出,比起上市公司,家族企業擁有許多優勢。例如,無需取悅資本市場,可採取追求長期價值的決策,組織也更為扁平、運作靈活,資訊能快速傳達到決策層,在短時間內快速行動。

在川普關稅戰掀起的動盪年代中,倘若家族企業能持續發揮這些優勢,將持續成為企業二代就業的理想選擇。

(作者:陳育晟;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