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夜市學行銷,達美樂靠改 Logo 和在地食材抓住客群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7 日 10:00 | 分類 公司治理 , 社群 , 網路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從夜市學行銷,達美樂靠改 Logo 和在地食材抓住客群

今年 2 月,世界棒球經典賽(WBC)資格賽在台北開打,中華隊是否能拿到 2026 年世界棒球經典賽門票,就看這四天勝敗。台灣達美樂原本只是賽事的贊助商之一,卻因一場意外的社群風潮,寫下該品牌在地化經營的指標性成績。

那幾天,達美樂如同其他贊助商,品牌Logo印在場邊廣告牆上。這個Logo設計源自骨牌,以一點與兩點象徵品牌創始時的首兩家店面。然而,在23日中華隊以零比六遭尼加拉瓜完封後,網友開始將這一點與兩點的設計聯想為骰子,戲稱其為「BG(Bad Game,壞比賽)」。而在骰子遊戲中,一點與兩點是最小點數,難以帶來好運。

網路上的熱潮,很快就燒進現任台灣達美樂執行長班傑明‧奧本(Benjamin Oborne)的辦公室,他回憶,「這一切非常瘋狂,簡直無法相信」。

「行銷是與消費者在一起」
執行長親手舉牌球場應援

「他們真的很想要台灣隊贏球,認為如果我們把Logo上的一點和兩點,改成六點,就能為經典賽資格賽帶來好運,」台灣達美樂行銷長方靜雯回憶。這時候,請願貼文在社群上已經有上萬讚數與分享,橫跨多個社群平台。

這時候該怎麼做?背後也有很多風險。尤其是對於外商品牌來說,改Logo茲事體大,甚至會牽動到全球策略。

「但我們認為,行銷不是高高在上的決策,而是與消費者站在一起,」方靜雯說。既然是網友請願,那就率先在社群上回應。25日,台灣達美樂的Facebook、Instagram、Threads帳號,在24小時內將Logo換成了兩枚「骰到六」的骰子。

25日,晚間就是影響台灣能否取得經典賽資格的關鍵一役。這天,對台灣達美樂來說,更是須分分鐘做決策。

「我們注意到,暴紅程度持續延續,團隊也在討論,要怎麼樣能有更多互動,」奧本說。

那一天,在短短三小時內,總公司共60名員工全部動起來,開始製作手舉牌、用公司內的印表機列印上萬張貼紙。他們決定,雖然無法真的把場邊廣告牆Logo換掉,但是執行長絕對必須拿著「骰到六」手舉牌到場應援。

▲ 中為台灣達美樂執行長班傑明‧奧本。(Source:達美樂披薩

那一天,台灣隊以六比三打敗西班牙,成功晉級,也讓達美樂「骰到六」在球迷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根據官方統計,達美樂的網路搜尋量在這幾天達到以往的四倍以上。

這一次,也是奧本從2023年接任台灣達美樂執行長以來,最印象深刻的行銷行動。他強調,這並不是一場經過精密策畫、規畫預算的行銷專案,但卻得到了非常「有機(Organic)」的自然擴散成效。

「這是一次很好的社群操作案例,成功讓品牌與運動以及台灣認同情感連結,」一名台灣連鎖餐飲企業行銷高階主管說。他認為,像達美樂這次能化危機為轉機,要能抓準時機、快速反應,是最關鍵的成功要素。

一年內翻新30種口味食譜
從夜市學台灣美食快節奏

抓準時機,也意味著背後團隊對於在地文化的高掌握度,否則,處理不好也可能是一次公關危機。

「每當我們進入一個新國家,我們會努力了解當地文化,並相應調整我們的商業模式,」2019年,時任澳洲達美樂執行長唐‧梅伊(Don Meij)曾說。

澳洲達美樂是達美樂全球最大的特許經營商,在2021年買下台灣達美樂經營權,目前在全球經營12個國家市場。在每個國家,他們都堅持30分鐘內外送到府效率,也追求商品品質,但在各地的做法,很不一樣。

奧本回憶,剛到台灣時,就注意到在地披薩製作方式與原料,迫切需要改革,因此在短短一年內,就幾乎將旗下30種口味的披薩食譜翻新。

「像是罐頭洋菇,吃起來像是橡膠,口感不好,因此我們就採用南投種的杏鮑菇,」奧本說。他觀察,台灣在地農業蓬勃,改為在地食材除了更新鮮好吃,同時也是一個行銷賣點。另外,像是夏威夷披薩中的鳳梨,也改為台灣在地的金鑽鳳梨。

在台灣,推出新品的速度,也要比其他市場更快。

「台灣有非常活躍的飲食市場,」奧本說。「像我每次去台南夜市,永遠都能看到新元素,沒過多久相同的小吃又會出現在台中。」這讓他意識到,如要成為台灣餐飲產業的一分子,就須加快推出新品的腳步,同時也要有創意,才能吸睛。

如今,台灣達美樂幾乎每個月都推出新品,是澳洲達美樂所經營的國家中,新品推出速度最快的市場之一。

推陳出新的方向,也必須因地制宜。

賣披薩、更賣「食用場景」
建立顧問團拚有效落地!

對於全球達美樂來說,旗下業務不僅是銷售披薩,更重要的是經營聚餐的歡樂情境。除了商品本身之外,達美樂更為注重消費的場景需求,而這在全球各地皆然,只是在不同市場,人們想到要吃披薩的情境可能很不一樣。

在台灣,奧本觀察,「披薩是歡慶的食物,跟火鍋很類似;我們想創造出更多分享的機會,過程中也要能有互動。」因此,他在台灣推出了火山系列大披薩,讓多人用餐時,還可以一邊沾取火山披薩中間的起司醬,增加用餐趣味性。

為了要每個月都推出新品,台灣達美樂的研發團隊,包含主廚、採購、行銷與業務人員,只要一個環節不合格,新品就不能推出。奧本說,最常遇到的狀況,是門市製作難度太高,或當外送到消費者手中時,品質是否依然良好。這樣的價值觀,又再扣回該公司對於全球品質、效率的統一要求。

為幫助全球多國市場營運,澳洲達美樂在2023年建立COE(Centre of Excellence,卓越中心)團隊,整合全球數據觀察、在地化資訊,就像是一個達美樂內部顧問,給予各市場建議。

方靜雯舉例,像是在去年聖誕節,台灣達美樂就靠該團隊的分析建議,調整數位媒體的投資金額與比例,進而達到台灣歷年最高的投資報酬。

但奧本強調,「還是要當地團隊做決策,全球COE是幫助當地團隊。」

在全球標準與在地化間,分寸該怎麼拿捏?

奧本坦言,「過度在地化」的風險確實存在。他舉例,雖然台灣達美樂依照在地口味做了許多調整,但依然要清楚,「台灣消費者並不是因為想吃在地食物而來找我們,像是如果我們把披薩變成一盤熱炒,那不可能成功。」

外商品牌尋求在地化,真正要捕捉的是背後的情感共鳴,而非將在地美食照單全收、直接端上桌。「骰到六」這場社群互動,也正是外商品牌與在地文化連結的縮影。

(作者:程倚華;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達美樂披薩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