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大摩)以全球 AI 推論任務需求激增為由,調高輝達(Nvidia Corp.)2027 會計年度營收與本業每股盈餘預估值,提振公司股價走強。
MarketWatch、GuruFocus報導,大摩分析師Joseph Moore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有關客戶必須削減AI硬體支出、以設法消化目前庫存的市場憂慮「實在可笑」(laughable),因為人們顯然需要更多AI推論晶片,這已帶動一波非常強勁的需求熱潮。
Moore表示,那些想要相信AI出現泡沫的人,開始對資料中心的租約長篇大論。然而,若跟真正的AI客戶對過話,就會發現實際的需求依舊強勁。
Moore對資料中心租賃需求可能趨緩的現象並不擔憂,認為客戶更動部分支出項目很正常,主要是因為他們支援的大型語言模型(LLM)出現變化。
Moore報告稱,「我們聽聞的需求比當前運行速率(run rate,通常以年化方式計算)高出數百億美元,只是因為供給而受限。」他指出,經濟環境、供應鏈變幻不定確實可能改變需求,但AI推論晶片需求正在快速攀升,尤其是在短缺問題影響全球大型AI模型之際。
Moore將輝達2026年營收預估值上修10.7%、每股盈餘預估值也上修11.9%,並指出這兩個最新預估值「其實非常保守」。大摩並將輝達2027會計年度營收預估值從2,309億美元上修至2,555億美元,本業每股盈餘預估值也從5.37美元上修至6.01美元。
輝達25日聞訊勁揚4.3%、收111.01美元,創4月15日以來收盤新高;年初迄今仍下挫17.34%。
輝達企業續航力資深主管Josh Parker 4月24日在哈姆能源研究所(Hamm Institute for American Energy)組織的會議上才剛表示,並未觀察到AI資料中心需求有趨緩跡象。亞馬遜(Amazon.com)全球資料中心副總裁Kevin Miller也說,AI資料中心的興建作業並未趨緩,需求依舊非常強勁,無論是接下來幾年、抑或是長期來看,需求預料將只增不減。
富國銀行(Wells Fargo)和TD Cowen日前指出,亞馬遜已推遲部分資料中心租賃承諾,跟進微軟(Microsoft)的腳步,可能暗示AI基建支出持續放緩。
不過,CNBC 27日報導,商業不動產業者CBRE旗下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執行總監Pat Lynch認為,資料中心產業發展只是暫緩,準備實施的專案計畫依舊相當多、CBRE也持續敲定協議。他說「我對未來的需求依舊審慎樂觀,尤其是在大型AI訓練模型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母公司Alphabet財務長Anat Ashkenazi 24日財報電話會議,形容雲端運算的供需環境相當「吃緊」。她當時說,雲端營收成長率將依每季的容量部署出現變化,直到年底部署的容量都會偏高。
全球房地產投資管理商BGO共同執行長John Carrafiell也表示,需求並未趨緩、但確實出現策略性的資源重置。他說,微軟、Google、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亞馬遜這些規模最大的市場參與者都未曾縮手,他們今年規劃的資本支出超過3,000億美元、大多會投入AI基礎建設。
Carrafiell表示,AI產業並未出現泡沫破滅,只是資源配置重新洗牌,當前環境的電力、光纖、水資源及土地都很稀缺,需要戰略部署。他認為,企業的長期部署將在未來十年帶動AI與資料中心需求,「球賽的第一局甚至尚未開打。」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