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使全球經濟面臨高度不確定性,《財訊》報導,日前台灣經濟研究院示警,必須提防川普的下一步是「貨幣戰」。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 4 月 28 日認同,直言川普一定會逼亞洲貨幣「正常化」,且日圓、韓圜、新台幣都可能是目標。
中經院4月28日舉辦「川普關稅風暴」論壇,王健全指出,川普對美國經濟祭出對等關稅這種「休克式療法」,導致美元、美股、美債全數下跌,意味市場對美元資產失去信心,是很反常的現象。
目前市場預測,川普引爆關稅戰後,下一步就是貨幣戰,可能上演「廣場協議2.0」,要求他國貨幣升值。王健全不諱言,川普一定會逼亞洲國家貨幣「正常化」;除此之外,為了讓美元資產重回世界經濟核心,川普甚至可能挑起地緣政治危機。
美中大打關稅戰,但兩邊都不會垮
川普視為頭號對手的中國,這場關稅戰能否撐得比美國久?長期研究中國經濟的中經院第一研究所副所長吳佳勳分析,美中兩國都是大型經濟體,經濟實力可觀,韌性也足夠,雖然會受關稅衝擊,但「兩邊都不會垮」。
吳佳勳說,美中兩國誰能撐得久,重要指標在哪國領導人,比較不在乎企業必須承擔龐大關稅成本,「習近平不需要面對選舉,可是美國總統要接受期中選舉的考驗,這情況下,國家領導人對企業成本的承受力就有差異。」
即使如此,也不代表中國有恃無恐。吳佳勳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過後,中國民營企業表現非常不好,失業問題很嚴重,川普關稅衝擊恐使上述問題加劇。
川普眼中關鍵產業為何?可從選票考量判斷
當然,北京當局也意識到經濟問題棘手,所以才會2月傳出習近平與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等多名企業家會晤的消息。吳佳勳認為,習近平與民營企業高層會面,宣示意味濃厚,可是重點在中國政府監管民營企業方式會否調整?
《財訊》指出,吳佳勳研判,假如北京當局確實鬆綁民營企業監管,尤其數位經濟、金融等領域,可望帶來「反彈」效果,但實際情形仍待觀察。
談到川普重視的關鍵產業時,吳佳勳認為,川普不會像美國前總統拜登,先做功課,再歸納關鍵產業,川普關心的,是鞏固選票,因此外界可將觀察重心擺在支持川普的「紅州」(紅色為共和黨代表色),主要經營哪些產業,如原油、農業都值得留意。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