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並非搶飯碗:IBM 指用 AI 減省數百 HR 員工,但大量徵求開發人員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09 日 7:4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公司治理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AI 並非搶飯碗:IBM 指用 AI 減省數百 HR 員工,但大量徵求開發人員

IBM 執行長 Arvind Krishna 表示,隨著公司積極應用人工智慧,已經以 AI 代理取代數百名人力資源部門職位。不過,這並不代表裁員潮來臨,因為 IBM 同時增加了程式開發和銷售領域的招聘人數,令整體員工總數有所上升。

Arvind Krishna 本週在波士頓出席公司年度 Think 大會時指出,IBM 透過 AI 自動化改善內部營運流程後,節省下來的成本轉投更需要人手參與的業務領域,例如軟體工程、市場推廣和銷售。這些崗位需要應對實際情境與人類互動,無法單靠自動化完成。

IBM 並未公開被 AI 取代的員工數量與時間範圍,但 Krishna 強調,他們內部運用了大量 AI 工具來處理企業日常工作, 例如 AI 代理可以自動處理招聘流程中的多個步驟,包括篩選履歷、安排面試、準備錄用文件等,減少對人手的依賴。IBM 在這方面已經取代了數百名人力資源部員工的工作。這為公司騰出更多資源投放到其他關鍵領域。他形容這些新增職位屬於需要「思辨能力」的工作,而非簡單重複操作。

隨著 AI 代理的普及,各大科技企業紛紛推出類似服務。IBM 本週亦正式推出讓企業建立專屬 AI 代理的新服務,支援整合多個 AI 工具,同時管理不同業務數據。IBM 表示,這些服務可配合客戶原有使用的 AI 工具與雲端平台,讓企業保留靈活選擇權,採取「用得合適就好」的策略。

Krishna 認為,AI 技術變革為 IBM 帶來大量顧問合約,公司目前已有約 60 億美元(約港幣 HK$468 億)來自希望導入生成式 AI 的客戶。不過他亦承認,整體宏觀經濟前景波動,為顧問與軟件業務帶來壓力。

除了 AI 技術外,Krishna 亦簡單回應了美國政府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影響。他表示,由於 IBM 的大型主機與量子系統主要在美國本土製造,預料關稅對業務影響有限。不過他補充,如果關稅對顧問業務的可支配開支造成 10% 或以上衝擊,屆時就需要作出更嚴謹的管理決策。

(本文由 Unwire HK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ajay_suresh CC BY 2.0)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