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 Inception 新創夥伴!華安醫學運用 AI 找出 1,760 老藥新用適應症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2 日 17:02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國際觀察 , 生物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輝達 Inception 新創夥伴!華安醫學運用 AI 找出 1,760 老藥新用適應症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正在南港展覽館登場,輝達 Inception 新創夥伴華安醫學今日首度公開旗下 AI 新藥策略,總經理陳翰民表示,目前已成功將大型知識資料蒐集整合至 Llama-3 模型中,並持續擴增資料庫,並找到數項具潛力的新適應症,加速 AI 驅動的老藥新用。

陳翰民表示,華安會優先鎖定專利十年內到期並熱銷的藍海藥物市場,加速找到新適應症,並透過細胞與動物驗證,進行專利 IP 智財布局與授權,目前已有 2 個潛力新適應症,預計今年進一步推動商業合作模式。

陳翰民指出,AI 可望突破傳統新藥「開發冗長、高成本與低成功率」等瓶頸,其中 AI 開發新成分藥物雖能優化分子設計,使成功率提升至 15~20%,但仍面臨數據與技術挑戰,相比之下,AI 驅動老藥新用因已具安全資料,有助成功率提升至 40%,可大幅縮短時程與降低成本。

陳翰民分享,運用多種大型醫療知識資料庫,如 PrimeKG、DrugBank、ChEMBL、PubChem,結合陽明交大語言模型與群聯 aiDAPTIV+ 平台進行新適應症探索,再搭配自身藥物開發經驗,提供精準可靠的 AI 藥物再定位解決方案。

主導華安 AI 輔助新藥開發的首席顧問許銀雄表示,今年的四大目標,分別為導入 NVIDIA Clara及 BioNeMo 工具套件,針對市面 1,760 種藥物進行大規模藥物重新定位與新機制探索,再與合作夥伴共建 AI 驅動老藥新用平台,並推動落地。

許銀雄指出,華安將加速新適應症項目的推進,進行動物或細胞實驗驗證與專利申請,最後將研究成果申請專利,爭取授權與合作機會,以展開人體臨床試驗與後續的商業化開發,華安會先鎖定專利十年內到期、終端銷售值大的明星藥物,進行潛在新適應症的開發,期望一年有 10 個潛力案件。

許銀雄強調,以 AI 發展新藥的商業模式,華安將聚焦四大策略,首先是聯合開發,主要與藥廠或學研機構合作,共同開發滿足臨床需求的新適應症,再來是新用途專利授權,申請多國專利後授權藥廠進行後續的商業化發展,第三是 AI 平台授權與服務,最後是臨床合作,攜手醫療機構小型試驗。

陳翰民強調,華安這次 COMPUTEX 也展示核心 ENERGI 平台與多項候選藥物,包括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異常性落髮、靜脈潰瘍、表皮水皰症與巴金森氏症,其中治療糖尿病足潰瘍已進入美台三期臨床試驗,預計年底完成收案與解盲,巴金森氏症也已完成一期試驗收案。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