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為促進觀光推動的「免稅制度」,因遊客過度濫用,衍生代購亂象,日本各界要求取消遊客免稅政策的呼聲越來越高,雖然日本政府堅稱,這項豁免對於其成為「旅遊國家」的目標至關重要,但執政黨和反對黨的議員們都認為,這個制度不公平地給予外國遊客特權。
隨著日本物價上漲,民眾對潛在消費稅削減的關注度日益增加,並圍繞日本入境外國遊客免稅制度的討論,原本因為海外遊客逃漏稅情況嚴重,已逼得日本政府從今年 4 月要求遊客出境時,必須親自攜帶免稅品,並在海關出示購買商品,更將從 2026 年 11 月將退稅改為「先付後退」。
各界要求取消免稅制度
由於免稅衍生代購亂象,自民黨議員中西健二呼籲終止「免稅制度」,因為日圓疲弱激勵入境遊客的消費動能強勁,所以認為取消免稅政策並不會對經濟造成太大影響,甚至預計未來幾年日本將迎來更多遊客,尤其是正在進行的 2025 年大阪世博會等活動。
根據統計,海外遊客 2024 年在日本的消費總額突破 8 兆日圓(約台幣 1.7 兆元),而透過免稅店購物的消費稅,推估約 2,000 億日圓,但有海外遊客購買大量免稅商品,隨後將這些物品轉售到自己國家,藉由免稅制度來賺取利潤。
理論上來說,海外遊客將購買的商品帶回自己國家,這些商品被視為出口商品,目前符合免稅條件,但國民民主黨代表玉木雄一郎以美國和英國為例,主張日本應將稅收用於改善日本國內的情況,隨著今年夏天參議院選舉的臨近,這個問題將會持續留在政治議程上進行討論。
取消免稅將挑戰全球規範
香川大學稅法教授青木隆指出,全球標準是在商品實際消費的國家徵收消費稅,因此在日本的餐飲和住宿等服務,由於是在當地使用,所以需要徵稅,但根據這項原則,遊客帶到海外的商品則免稅,因此警告若向提議的那樣取消豁免,日本將違反國際規範。
青木隆認為,轉向貨物出境退稅制度符合國際規範,以汽車製造商在日本購買零件用於出口為例,雖然廠商在購買時繳納消費稅,但由於最終產品在海外消費,因此在出口時可以退稅,若終止這項退款制度將擾亂貿易,並違反廣泛接受的全球慣例。
青木隆強調,同樣的邏輯是用於遊客的免稅制度,雖然打著旅遊的旗號轉賣貨物是逃稅,但真正的問題在於執法,所以打擊濫用是必要的行為,而若僅僅因為有人利用免稅就廢除整個制度,未免反應過度,當務之急應是遏止欺詐行為,而不是取消免稅制度。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