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憶體大廠美光科技(Micron)成為今年半導體產業最引人注目的企業,曾遭歷史性記憶體晶片衰退所苦,現乘著 AI 需求、資料中心擴張及 HBM 短缺驅動的強勁成長週期,重新點燃獲利力。
美光財務表現近期戲劇性轉變。2025 財年第四季營收金額飆升至 98 億美元,達 79% 年成長,代表十餘年來最快增長速度。淨收入強力反彈至 21 億美元,扭轉 2024 財年同期 14 億美元的虧損狀態。調整後 EPS 達 1.86 美元,超出市場預測 1.62 美元。
另外,美光的毛利率從一年前的 20% 大幅擴張至 42%,反映出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和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產品的定價改善,以及由 AI 相關銷售帶來的更優化產品組合。記憶體價格在 2023 年因供過於求而急劇下跌,現已穩定下來,在部分市場,僅在兩季內就飆升了 30% 以上,這使得美光能夠在與 SK 海力士和三星等競爭對手的競爭中重新確立其競爭優勢。
全球 AI 繁榮已重塑了整個記憶體市場,美光正居於其核心地位。該公司先進的 HBM3E 模組,已成為 NVIDIA Blackwell GPU 的關鍵組成部分,用於訓練和部署先進的 AI 模型。美光預計,到 2026 年,與 AI 相關的需求將占其 DRAM 總營收的 40% 以上,顯著高於 2023 年的 15%。分析師估計,每台 AI 伺服器消耗的記憶體是傳統伺服器的五到六倍,這使 DRAM 成為整個產業的關鍵瓶頸。
美光執行長 Sanjay Mehrotra 在財報會議中強調, AI 不僅僅是一個順風,它是我們整個產品組合的多年結構性驅動力。而且,美光的 HBM 產能已全數被預訂至 2026 年,這顯示出來自 Amazon、Microsoft 和 Google 等超大規模運營商的需求持續強勁。
為因應激增市場需求,美光正在實施一項擴產計畫。公司規劃在 2026 財年投入 70 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其中重點分配給日本廣島的 HBM 產能擴建,以及愛達荷州博伊西的 DRAM 擴產。此外,公司還在推進在美國建設新的大型晶圓廠的計畫,該計畫獲得了《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的支持。
美光表示,技術創新是市場對公司樂觀情緒的另一動力。美光的 HBM3E 專為資料密集型 AI 工作進行了優化,提供高達 1.2 TB/s 的頻寬。其 176 層堆疊 NAND 和 1β製程技術 DRAM 節點為密度和能效設定了新的產業標準。此外,美光在汽車和工業部門的記憶體出貨量年增 38%,鞏固了其在邊緣 AI 市場的地位。
分析師研究,美光股票是 2025 年半導體行業中表現最出色的股票之一。2025 年迄今,股價已上漲 65%,輕鬆超越費城半導體指數 42% 的漲幅。因此,分析師對美光的新營運模式給予高度讚揚 表示,光已達到了「根本上改變投資者評估記憶體方式的結構性獲利門檻 。因此,外資摩根士丹利將其目標價上調至 158 美元,而巴克萊則上調至 164 美元,並稱美光為半導體領域最純粹的 AI 槓桿參與者之一。
儘管美光市值達 1,570 億美元,本益比僅 22.8,相較於受惠於相同需求驅動因素的 AI 同業 NVIDIA 的 53.8 和 Broadcom 的26.4仍處於較低位階。所以,市場分析師普遍看好。在FactSet 追蹤的 35 位分析師中,有 29 位給予「買入」投資評等。
(首圖來源:美光)